下肢靜脈曲張 陳虹燕 治療師
|
||||||||||||
偶然的機會接下了長青班的課程,這些阿公阿嬤學員們提到了 “ 是否可以講講下肢靜脈曲張 “ 上圖為現場學員們的小腿外觀,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發現,也都有著跟他們一樣的疑問?真的年紀大了就會變這樣嗎?其實不然,看看下圖就知道,同樣上了年紀但這位張女士的腿就完全看不出有任何靜脈曲張的痕跡。 |
||||||||||||
身為物理治療師的我在詢問之下,發現了一些關鍵 : 除了靜脈血管隨著年齡老化外,懷孕次數越多、過度肥胖又無運動習慣者及需要長期站立或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下肢靜脈區張越嚴重。 回想一下所學:正常的下肢血液循環藉由靜脈血管本身的瓣膜與腿部肌肉收縮產生的「幫浦作用」將血液由腳部逆地心引力送回心臟。其中靜脈的結構中每隔10~20公分有一個瓣膜(單向閘門),阻擋血液回流。 |
||||||||||||
懷孕時體內的荷爾蒙改變,特別是黃體激素會造成血管擴張及血管組織比較鬆散而失去彈性,因此血液容易堆積在下肢,導致靜脈曲張。懷孕後期或肥胖者與長時間坐著的人下腹部壓力增加阻礙下肢血液回流,血液容易積在下肢靜脈中,造成腿部靜脈壓過高。當血管靜脈壓力長時間維持在高壓時,靜脈血管容易變形造成靜脈曲張。 另外,長時間站立與沒有運動習慣者,下肢的肌肉收縮比較少,腿部肌肉收縮產生的「幫浦作用」就減少,下肢血液回流當然不好,如果又加上肥胖那產生靜脈曲張的機率就加倍。 一般而言下,肢靜脈曲張除血管變形外,皮膚與肌肉組織因受到不正常的高壓,會有下肢腫脹,酸痛,皮膚癢,變色甚至出現潰瘍。 在此提供下肢靜脈保養方法 : 1. 休息、睡眠時抬腿 休息、睡眠時抬高雙腿,利用重力影響有助於將下肢血液送回心臟,減緩靜脈曲張。有下肢水腫或已經發現下肢靜脈區張的孕婦更應如此做。需要長時間站立的自己,一定在睡前先抬腿20分鐘,配合一下腹式呼吸(最簡單的腹部淋巴按摩)再入睡。 2. 需長時間站立工作者或已有靜脈區張者可穿彈性褲襪 借彈性襪的壓力增加腳跟與腿部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幫浦作用」,減少血液聚積在下肢。 3. 維持理想體重,過度肥胖者應積極健康的減重 肥胖者血液增加,再加上脂肪組織對血管的支持力較弱,易產生靜脈曲張。 4. 強化腿部足部的「靜脈肌肉」幫浦 在此介紹幾種改善或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的運動療法: (1.) 拍打或揉按後膝膕窩 (即委中穴位) 放鬆兩後膝窩的膕肌,不只對人體腰背部肌肉的放鬆有幫助(即中醫所說~腰背委中求),對兩膝痠痛如退化性關節炎的人也有幫助,且在在後膝窩有淋巴結,透過拍打/揉按的刺激以增加淋巴回流。(因淋巴結如同抽水馬達般可將組織液抽回減少水腫) (2.)兩足背曲伸與繞腳踝運動 將兩足背同時用力蹬直再用力上勾,反覆做20~30 次。雙腳踝順時鐘方向繞圈圈再逆時鐘方像繞圈圈,此兩足運動不但可以收縮、放鬆兩腿的肌肉以增加兩腿的血液循環,而且這樣的運動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可隨時操作,尤其是長時間坐辦公桌的人更需要配合(1)來做。 (3)膝關節伸直腿上舉 仰臥,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膝關節打直,先舉起左腿,在空中停留數秒鐘後放下,再以右腿重覆上述動作,交替進行數次。 下肢淋巴按摩引流 : 建議搭配皮膚保養品,如乳液、精油。按摩的順序,先疏通鼠蹊部約5分鐘與膝膕窩中的淋巴結約3~5分鐘,再由足部、腳踝、小腿、膝關節周圍及大腿進行由下而上的按摩約三十分鐘左右,可有助於減緩酸痛,及促進下肢血液回流與活絡淋巴腺,促進組織液吸收。自己DIY有耐心的天天做效果一定有,透過專業治療師的按摩引流效果更顯著喔! 注意 : 避免直接在已曲張靜脈或靜脈瘤上按摩,這樣不僅沒有效果,還可能造成血栓異位的風險。 以下照片為養生班學員在老師指導下: DIY按摩後的對照圖片;場地受限下學員均採坐姿,看了照片中自己雙腳後都說 “ 原來除了改善靜脈區張還可以瘦小腿喔!“ 如果採臥姿在治療師的純熟手技下效果會是幾倍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