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震波 ESWT
肌肉骨骼超音波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是一種無放射線的安全檢查工具,可以快速掃描 肌肉、肌腱、韌帶、滑液囊以及骨骼表面損傷狀態;治療時協助患部定位,治療後追蹤組織修復情形。比起一般放射線檢查,肌肉骨骼超音波可從不同角度切入掃描,更可擷取病患主動動作的即時影像,提供治療師在綜合研判患部功能以及執行治療時更精確有效率。
周育丞 主治物理治療師
足部動態壓力評估系統
Biomech Studio 多功能運算分析軟體 提供精確數據快速判讀 降低人為測量誤差
靜態分析:適合幼兒以及發展中兒童 作為設計矯正鞋墊處方的依據
動態分析:分析成人步態週期異常因子 解決下肢或腰背不明原因疼痛
您是否正被以下的問題困擾著:
明明就沒有受傷的印象,足踝膝蓋、甚至腰背部卻發生不明原因的酸痛;遍尋名醫、用盡當代最先進科學儀器也檢查不出個所以然;打針吃藥、甚至漫長的復健療程也無法有效控制症狀?
若您有上述情況,建議您接受完整的生物力學評估。
所謂『生物力學評估』,即從足踝-膝關節-骨盆及髖關節-脊椎,逐一檢視骨骼系統的排列狀況,評估人體是否有重力線分布不均的情況,藉此找出這些酸痛背後所隱藏的真正意義。
足部是人體最接近地面的關節,負責傳導來自於身體的重量,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建築物的地基一樣。地基不穩固,相對的就會造成建物結構傾斜;足部構造異常,當然也會往上導致膝蓋、骨盆甚至是脊椎受力不均勻,長久下來酸痛當然也就隨之而來。
由不適指數談積勞承傷的致病機轉
首先,讓我們來定義所謂的"不適指數"。 0~10分裡面:
- 0 分意味著絕對健康的理想狀態,但是基於人體構造只要有動就會累積壓力的概念,這種狀態並不存在。
- 2~5 分代表日常生活中,人體可以忍受不適感的安全範圍,一般狀況下藉由休息就可以回復。
- 7 分的不適,往往已經超乎人體自癒能力所能負荷,疼痛與日加劇、產生想尋求醫療協助的念頭。
- 10 分意味著完全失能,喪失正常活動/工作能力。
令人安心的5~2~5分
不管是運動員的高強度體能訓練也好,上班族的長時間姿勢症候群也好,隨著時間過去,疲勞逐漸累積,不適指數也就堆疊上升;慶幸的是,經由充分的休息,人體的自癒機轉總能肩負起修復的重責大任,讓身體回復到健康的狀態,得以應付下一次的挑戰。
7分 疼痛引發功能障礙 應儘速就醫
但是,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例如運動強度突然增加導致損傷、或是長時間加班過度疲累,一旦修復的動作遠遠跟不上損傷的速度時,疼痛感就會開始警示著我們身體已經不大對勁了(7分)!這個階段,伴隨而來的是活動機能障礙,運動員競賽場上的成績受到影響,上班族再也無法專注於工作上,而且光是休息,不適感也絲毫沒有降低的趨勢,心裡想著: 是不是該看醫生了??
揮之不去的7~5~7 (重覆發生的慢性傷痛)
臨床上最難處理的莫過於此,病患經過治療之後明明已經好轉,回到工作崗位之後沒多久卻又前來求診,同樣的症狀如鬼擋牆般一再發生,不適指數從正常的5~2~5分往右偏移到7~5~7分,這種情況必須從以下幾個可能性探討 :
- 如果是上班族,必須檢視工作平台是否設計不良、使用工具不恰當或本身坐姿習慣不正確 ?
- 如果是運動員或勞務工作者,患部周邊肌肉的強度是否根本不足以負荷運動/工作所需? 動作協調性是否不夠流暢,提高了受傷的風險?
- 患部是否有已經發生無法挽回的傷害? 例如韌帶斷裂導致關節穩定度變差、椎間盤退化壓迫腰椎神經根。
醫療專業人員藉由完整的評估,可以釐清損傷的程度,確認疼痛背後的真正的原因,透過有效率的治療計畫,協助病患迅速排除傷痛、回歸正常生活(回到5~2~5)。 至於治療方式的選擇,有些人喜好仰賴藥物,有些人則偏好物理治療保守療法,以下有進一步探討。
如何降低人體積勞成傷的風險呢?
藉由適度及有計畫性的身體強化訓練,可以逐漸提升肌肉骨骼系統的整體承載能力、延緩疲勞累積的速度;而養成正確的觀念以及規律的保健習慣,則有助於提升自癒效率(例如:規律的作息、改善工作平台、定期的拉筋伸展運動或以保健為目的的推拿/按摩)。
軟組織損傷惡性循環三部曲
『疼痛』、『緊繃』以及『患部循環不良』為軟組織損傷的惡性循環三部曲。
不管是因為受傷,還是長期姿勢不良,疼痛會啟動人體保護機轉,反射性地命令患部周邊肌肉緊縮,避免繼續過度活動。緊繃的結果卻阻礙了血液灌流,如此一來,損傷的組織非但缺乏足夠的養分進行修復工作,也無法把患部代謝廢物排除,疼痛因而逐漸加劇,落入無法停止的惡性循環之中;這解釋了為什麼有些較為嚴重的病症,不舒服的部位會逐漸擴大的原因。
當患者因為疼痛前來求診,我們必須釐清疼痛背後的意義,確認目標、治療自然迅速有效:
是因為急性發炎?肌肉緊繃/沾黏?還是循環不良?
上述三種情況往往同時存在,只是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
必須決定目前最迫切需要的處置為何:
止痛?鬆解緊繃或沾黏肌肉?還是促進患部循環?
肌肉緊繃或沾黏所引發的慢性疼痛,光投以消炎止痛藥物是沒有太大的助益的,必須以手法治療或體外震波儀介入,惡性循環自然得以阻斷。
有些病症遲遲無法痊癒,起因於患部腫脹;熱敷/深層熱療儀可以提升局部的血液循環,但若已引發水腫,則必須施以淋巴按摩手法加以排除。
紅腫熱痛的急性發炎症狀,一般可以透過冰敷得到緩解,但若發炎症狀嚴重,以藥物迅速壓制也是必要的,待情況好轉再輔以其他療法根本解決即可。
不同的醫療處置,在臨床上有它獨特的效用與意義,為了講求治療效率,通常我們會多管齊下,縮短療程。
完整的評估、仔細辨證,從以上三個面向思考擬定治療對策並確實執行,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軟組織沾黏的問題,往往與慢性疼痛有著相當程度的關聯性,在過去,針對頑強的疤痕組織,物理治療師憑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透過敏銳的雙手觸診、再施予靈巧的手法鬆解,皆可收到不錯的成效;然而在以下情況下,卻也有可能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損傷的組織太過於深層:小範圍的肌束撕裂傷有些時候隱身於大肌肉群裡面,手法的力量無法直接到達患部,硬捏硬柔的結果,反而造成周邊原本健康的組織受損。例如:股四頭肌、腿後肌群、小腿、三角肌以及肱二頭肌拉傷等。
慢性沾黏合併急性疼痛:這個類型的受傷機制,往往與重複性的受傷級及長時間累積的勞損有關;明知道必須把沾黏的組織鬆解開、增加血液灌流,損傷的組織才有可能得到喘息以及修復的機會,但患者卻又往往無法忍受手法所帶來的痛感而拒絕接受治療;除此之外,炎症的控制若非得宜,造成二次傷害的風險亦是存在的。五十肩、媽媽手、網球肘…等即為慢性沾黏合併急性疼痛的典型例子。
鈣化性肌腱炎:臨床上若確診為鈣化性肌腱炎,傳統的物理治療方式諸如超音波、電熱療等,並沒有太大助益;手法治療、甚至深層振動槍等機械力刺激,更只是徒然增加病灶與周邊健康組織摩擦的機會,導致鈣化的範圍與日俱增的結果。
體外震波有分為"高能量震波"以及"低能量震波"。前者大多採聚焦式原理設計,臨床上較容易有”劑量過重”以及”脫靶”的潛在風險;後者相對較為安全,且符合大部分肌肉骨骼系統疾患所需。
體外震波儀若參數設定得宜,可以讓物理治療師更有效率地執行軟組織沾黏破除工作,而病患也可在治療過程中,減少疼痛發生的機率。實際操作上治療師必須定位患部的範圍與深度、計算治療強度/頻率/劑量;施行時更要考慮肌肉與骨骼的相對應關係,採用不同的角度切入,把震波精準的導入到患部,才能收到預期的成效。一般來說,病患在接受完體外震波治療後當下,會有立即性的疼痛舒緩效果;而患部緊繃的感覺,則會在兩至三天後因代謝廢物排除而有所改善。
體外震波與深層振動槍不同,屬於高價治療設備,目前國內健保尚未納入給付項目,患者必須自費接受治療,收費標準則依儀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廖XX先生 45歲 上班族 經確診為右肩鈣化性肌腱炎 病患右肩無法正常自主上舉及外展
評估後建議接受本院體外震波治療 經兩個月八次治療後鈣化病灶明顯消失 疼痛症狀解除
治療鈣化性肌腱炎 除了動刀 還是有其它選擇的!!
骨震波療法成效不如預期的可能因子
評估不夠確實 完全搞錯治療方向
我很喜歡舉肩部鈣化性肌腱炎這個例子,臨床上也挺常見。很多病友前來求助時覺得很納悶:明明X光已經確診,也以超音波精準導引進行了骨震波療法不下七八次,為什麼疼痛完全沒有改善?主動動作角度也不見好轉?一聽到這樣的描述,你必須非常懷疑所謂的『鈣化點』根本不是導致疼痛的禍首!沒錯,鈣化點的存在是事實,但有些時候造成手抬不起來或特定動作疼痛的原因其實是肩關節周邊其他沾黏或痙孿的肌肉所致,所以不妨再次仔細評估一下二頭肌、三角肌、或其他旋轉肌群的狀況,針對這些病灶以骨震波處理,你會很訝異地發現,病患的手痛感減輕了、手能舉了;原來『鈣化點』與病患的痛感不是那麼絕對的有關聯性,『看到鈣化就開槍』不可不慎。
近年來,體外震波治療ESWT已經非常廣泛地應用於痠痛治療上,而大部分接受過此項治療的病患,也普遍有很不錯的反應,以下我們就體外震波與傳統物理治療徒手治療比較(參閱上圖),剖析震波療法如何讓酸痛治療變得更有效率。
從上圖可以了解到,徒手治療屬於一種低強度/低頻率的機械力,黑色面積代表進入到軟組織的能量,目的是放鬆肌肉或破除沾黏的軟組織;理論上來說,如果能把手法強度提高(灰色),整體進入患部的能量增加,治療效率應該會更好才對, 只是,這種理想狀態是不存在的!為什麼呢?大家應該都有被按摩過的經驗,當力道太大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疼痛而做出抵抗的動作,此時肌肉處於保護性的收縮狀態,一味的加壓硬推的結果,往往只是造成二度傷害而已。
體外震波就不一樣了,特殊治療導子所擊發出來的震波,因為波段間隔短,不易引發痛感;三角波拆散了總體的面積能量,讓患者可以接受更高的治療強度,把能量導入更深層的損傷組織,這種高強度/高頻率的治療特性,手法治療是無法達成的。
物理治療中的徒手治療,區分為軟組織的鬆解以及骨節構造的矯治兩大分類,在此拿來與體外震波比較的是軟組織鬆解手法,主要應用於筋膜/肌腱/韌帶損傷的治療,至於骨節構造異常的治療,體外震波是沒有太大助益的,還是得仰賴骨節手法矯治復位根本解決。
諸多病友在接受骨震波療法之前,總習慣搜尋一下谷歌大神所蒐集的相關資訊,也都明白骨震波大致可分為聚焦Focus以及放射型Radial兩種,而提供這項服務的院所難免總針對自己採購的設備的優點向病患施予衛教:使用放射型的會強調自己的安全、採用聚焦型的會說自己的才給力可以打很深。
我覺得台灣的民眾普遍很自虐,接受治療的時候總催眠自己越痛越有效,所以在治療前的諮詢,最在意的點竟然是你們的震波夠不夠強,深怕打得不夠痛會吃虧似的。
讓我們回頭檢視一下骨震波這項療法的機轉,總個簡單的來說,就是藉由導入『適度』的能量,破除沾黏並活化患部重啟修復機制,達到減緩疼痛恢復機能的目的;所謂『適度』,就是過與不及都會直接影響到治療的的成效。
之前有個羽球選手前來求診,主訴在某次重訓時手滑導致手腕受傷,在某大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確診腕部肌腱以及韌帶損傷後,接受九次『聚焦型骨震波療法』卻不見成效,期間運動訓練已經暫停,卻還是有惡化的跡象。我問了他之前施打震波的時候會很痛嗎?他回答有『痛到骨子裡的感覺』,而且治療人員告訴他痛才有效,因為他們醫院採用的是業界最新最強的聚焦骨震波儀,所以必須忍耐。接下來我再請教他:你打的時候,治療人員是否把探頭固定垂直於腕部施打?他回:對對對!你怎麼會知道?有了這樣的陳述,我們大致上可以描繪出『聚焦型震波操作不當傷及骨膜』的驚悚畫面!!
怎麼說呢?這位選手損傷的是韌帶肌腱,在腕部尚屬表淺的組織,聚焦型骨震波垂直患部施打,著實有很大的機會將能量導入聚集到更深層的骨骼組織,有造成二度傷害的風險。
後續的治療部分,我們選擇放射型骨震波設備,採用『拉提患部組織、探頭側向導引』的操作技術進行共計三次治療,把能量確實輸入到損傷的肌腱韌帶標的深度,兩周之後患者腕部腫脹顯著好轉,也已回復正常訓練。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反饋這樣的治療技術,只有輕微酸痛感。
原來,治療不是非得很痛很痛,才可以很快很快好!是嘛!今天受傷的可是表淺的肌腱韌帶,拿著聚焦點深度位於骨骼層的聚焦型震波垂直打骨頭,拿大砲打小鳥,實在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