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二三事

揮別惱人的肌腱炎 從選對工具做起 (餐飲從業篇)

治療所位處熱鬧的台中忠孝夜市旁 經常有從事餐飲工作的大哥大姐前來就診 主訴的症狀 不外乎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這類的疾患 餐飲工作說粗重嘛也稱不上 就是反覆的動作一做再做 經年累月導致勞損

 

大家都看過店家剪雞排讓人食指大動的畫面 拿著剪刀重複剪著內含骨頭的雞排 生意一但好起來剪一整個晚上那可不得了 賺了荷包傷了肌腱 媽媽手板機指隨之而來 有效的治療雖然可以迅速改善緩解疼痛 可是往往好個一個星期 肌腱炎又找上門 痛起來痠軟使不上力 根本連提起剪刀都有困難

 

在這裡 我們會建議餐飲從業人員 交替使用料理器具 若您必須頻繁操作剪刀 那就逛逛材料行 隨手挑個兩把順手但手感完全不同的剪刀 因為材料配重或設計的不同 您在操作這兩把剪刀時 手臂/手腕/指節肌肉會觸發不一樣的收縮運行模式 每半個小時換一把 如此一來就不必一直讓特定肌群長時間處於筋縮高張的狀態了

 

需要長時間使用刀具的工作也一樣 挑一把刀身重 另一把刀柄重些 切切看 或許一開始有點不習慣 只要上手 您會發現黃金手臂的續航力馬上提升好幾倍 就此揮別反覆勞損的夢靨 這樣的概念其實可以活用到其他器具上面 例如炒菜用的鍋鏟/食材夾…..等等 只要您發現工作時每每操作某個器具會引發疼痛 就可以從那邊著手

 

過勞的肌肉可以得到喘息 反覆損傷的機會自然就大大降低

腳踝扭傷之越跛越嚴重

張小妹為田徑選手,經診斷為單純腳踝扭傷,沒有合併骨折或韌帶斷裂等其他問題,經積極治療兩週(期間接受骨科復健以及中醫傷科診治)之後,患側踝關節仍持續腫脹,且無法完全踩地承重,因而前來求助於物理治療。


評估結果:

個案兩週以來於學校皆以輪椅代步,短距離行走習慣由別人攙扶採單腳跳的方式行進,踩地時抱怨足跟有撕裂般的痛感因而不願意讓患側下肢承重,喪失正常步行能力。理學檢查結果已無急性發炎徵象,觸診時有大範圍的壓痛以及水腫,踝關節內/外側韌帶並沒有特別的壓痛點;主動以及被動關節活動度測試整體明顯受限,值得一提的是,個案患側踝關節竟然無法做出主動背曲的動作。除此之外,肌腱斷裂或關節穩定度喪失等重大損傷之可能性已經排除。


曾經接受治療:針灸、超音波、電熱療、下肢循環機以及外用消炎貼片。


綜合研判

從韌帶並無顯著沾黏以及壓痛點看來,韌帶的損傷應該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修復,個案的步行機能障礙應該源自於患部循環障礙引發的腫脹以及心理因素。

踝關節長時間因跛行處於蹠曲狀態,跟骨肌腱緊縮,踩地承重時造成疼痛撕裂感;脛前肌鮮少背曲收縮,身體慢慢遺忘自主動作的能力;肌肉缺乏收縮/放鬆交替作用,體液以及代謝廢物堆積於患部無法排除。


治療策略

1.體外震波治療配合理筋手法鬆解脛前肌、脛後肌以及腓腸肌/比目魚肌群。

2.施予踝關節以及距下關節關節鬆動術。

3.針對患肢膝關節以下施予淋巴按摩以及震動冰按摩。

4.最後鼓勵個案嘗試患側承重,並進行步行訓練。


結果

短短30分鐘的快速處置,患部腫脹明顯消除,腳踝即因足跟撕裂感解除可以踩地了;剛開始仍有緊繃感,經過重覆踩踏之後緊繃感也逐漸消失。個案僅需克服心理障礙,循序漸進完成運動治療訓練處方,回到運動場上競技指日可待。


結論

從這個個案看來,腳踝扭傷的『傷』,其實早已痊癒,反倒是對於傷痛本身錯誤的認知,以及不當的代償姿勢,導致了循環障礙併發症,甚至喪失正常行走能力。

腳踝扭傷當下,劇烈的疼痛以及不確定感往往令人感到恐懼,尤其患部若有腫脹,總教人不敢用力踩踏。目前較為先進的治療觀念,在確定沒有骨折或韌帶斷裂的前提下,我們鼓勵個案儘早以『適度活動』取代 『絕對休息』,必要的時候輔以貼紮支撐患部即可;因為不正常的行走方式,長時間下來往往導致上述肌肉緊縮以及腫脹難以消除的後果。當然了,治療計畫還是得經由治療師完整評估後擬定為宜,畢竟每個人損傷的程度不盡相同,不可不慎!

筋膜槍怎麼買?怎麼用才不會受傷?

這幾年來筋膜槍蔚為風潮,幾乎人手一把,網路電子商城到實體店舖幾乎隨處可見,便宜的兩三千,貴的竟然兩三萬,到底該怎麼買又該怎麼用,以下分析提供您參考。


怎麼選擇一把適合您的筋膜槍?

筋膜槍組成的兩大元件就是電池跟馬達 一分錢一分貨 不好的電池蓄電能力不好掉電快影響產品壽命 品質差的馬達扭力差輸出功率不足以應付大肌肉群的放鬆需求 如果您只是偶爾拿來放鬆手臂肩頸 買個便宜的玩玩無妨 用個一年壞掉了也不心疼 倘若是高用量使用者 可能還是得審慎考慮耐用度 google一下產品的評價再決定不失為一種方法 


筋膜槍怎麼用?

筋膜槍怎麼用其實比怎麼買重要 不是功率強就好 常常聽到病友打到發炎受傷 建議循序漸進 先從四肢肌肉練習起 關節處/骨頭凸點絕對要避開 因為周邊有很多肌腱 過度刺激很有可能導致肌腱損傷  

脊椎以及頸部周遭不宜施打: 頸部有很多血管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個案打在這個部位有導致血管壁剝落的風險 至於脊椎 因為脊髓腔有腦脊髓液會隨著震動波動 體質敏感的人容易引發暈眩不適

其實 最務實的做法 建議您帶著您的筋膜槍尋求治療師的協助 我們在完整評估後會給適當的建議 最好是家人陪同  因為有些部位是自己操作不來的 倆倆互助最是理想

銀髮族重訓長肉防骨鬆 為什麼越練越痛

近年來健身場域流行一股銀髮族重量訓練風潮 健身房裡處處可見教練帶著銀髮族扛著槓鈴 握推/跨步/深蹲樣樣都來 一點也不亞於年輕人
銀髮族怕日後自己成為子女負擔的焦慮感 運動防老/重量訓練預防骨質疏鬆早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普遍都能接受的概念 

然而前來就診的銀髮族中 諸多抱怨因執行一些重訓計畫後引發的筋骨疼痛 到底是練得不夠強壯必須進一步加強 還是必須即刻停止調整運動內容
以下原則提供您自我檢視:


是不是開始從事重量訓練後才開始慢慢引發疼痛?  舉些最簡單的例子:膝關節嚴重退化甚至已經長骨刺的個案不適合深蹲 肩部鈣化性肌腱炎的個案不適合負重握推!!  多數的屆退休人士在職場上平時活動量並沒有很大 年齡的關係難免身體累積一些勞損或退化的問題 因為沒有症狀而不自知 臨床上遇到許多肩部訓練後劇烈疼痛的患者 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肌腱鈣化非常嚴重 這些鈣化點在運動過程中反覆刮擦肌腱導致發炎 這種情況下再怎麼強化肌肉訓練只是適得其反 應該接受治療並停止肩部負重推舉為宜 膝關節退化亦是同樣的道理 深蹲動作雖然可以強化臀腿部肌肉但也會給膝關節帶來莫大的壓力 若您的膝蓋已經退化 或是本來就有骨刺 那這樣的訓練絕對就會是導致疼痛的元兇 必須避免 這就是為什麼別人行? 偏偏我就不行?  

是不是訓練過程中的過渡期? 每當接觸一種新的運動 使用的肌群若不是原本慣用的肌肉 操練的結果初期會有乳酸堆積的酸痛感 甚至緊繃感 這種疲勞現象一般可以透過伸展 運動按摩 或是筋膜槍 或按摩球等等工具改善 一般來說 疲勞是可以藉由休息以及促進循環得到改善 若有腫脹灼熱刺痛感 甚至特定動作劇烈疼痛 使不上力等等 就該懷疑有軟組織損傷的可能性 需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運動的項目往往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引領一些風潮 讓大家趨之若鶩 坊間的套裝課程也琳瑯滿目 提醒您運動進行期間若有明顯的不適 經過休息也不見好轉 建議進一步接受醫療評估 若經確認您的身體有些狀況不適合繼續目前的訓練課程 其實是可以跟教練討論一些替代方案的 例如調整訓練姿勢 減少負重 真的不行還可選擇其他種類的活動 

骨震波的神效可能讓你誤判傷情

適當的休息 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這次來談談接受震波療法後病患主觀的感受


有些肌腱/筋膜損傷的患者在治療後會有立即健癒的錯覺 其實這是很危險的

舉個典型的例子 之前有個勤於從事健身重量訓練的病友因三角肌拉傷前來就診 經評估後施予骨震波療法並囑咐兩日內應暫停訓練 待組織修復後回診再評估下一階段治療計畫 孰料當天晚上病友喜滋滋來電告知:真是太神奇了治療師,我的手已經痊癒了!臥推跟啞鈴飛鳥一點痛感都沒有了耶,可以完成原來的重量沒有問題,下次的預約就先跟您取消了唷⋯⋯


我心想 這下完蛋了!


果不其然 這位老兄把他的旋轉肌群搞出新病灶 接下來的半年幾乎都在治療照護脊上肌腱的撕裂新傷 得不償失

臨床上我們經常提醒病友 筋骨損傷的治療不比機器更換零件可以立即運轉 治療後需要妥適的休息讓被活化的組織進行修復工作 也就是把養份送到患部 然後把代謝廢物排出的過程 這樣的復原過程 組織是相對脆弱的

我們雖然採行了高效率的骨震波治療方法 迅速鬆解了患部痙攣所造成的不適感 但這也可能讓患者產生誤以為已經痊癒的錯覺誤判自己的傷情 實在不可不慎!

動作的完成需要的是肌群精確協調性 當其中某個肌束損傷 協調性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干擾 導致人體不當的代償動作 原本沒有受傷的肌肉就很有可能突然遭受過大的壓力而跟著受傷 讓整個傷情變得複雜 推遲運動員回到競賽場上的時間表 


正確的評估 高效率的治療技術往往可以縮短傷後的復原期 然病患在接受這樣處置同時 也應聽從專業人員的治療計畫與建議 避免二次傷害的可能性

適當的休息 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骨震波強才有效的迷思
estw2

病友在接受骨震波療法之前,總習慣搜尋一下谷歌大神所蒐集的相關資訊,也都明白骨震波大致可分為聚焦Focus以及放射型Radial兩種,而提供這項服務的院所難免總針對自己採購的設備的優點向病患施予衛教:使用放射型的會強調自己的安全、採用聚焦型的會說自己的才給力可以打很深。

我覺得台灣的民眾普遍很自虐,接受治療的時候總催眠自己越痛越有效,所以在治療前的諮詢,最在意的點竟然是你們的震波夠不夠強,深怕打得不夠痛會吃虧似的。

讓我們回頭檢視一下骨震波這項療法的機轉,總個簡單的來說,就是藉由導入『適度』的能量,破除沾黏並活化患部重啟修復機制,達到減緩疼痛恢復機能的目的;所謂『適度』,就是過與不及都會直接影響到治療的的成效。

之前有個羽球選手前來求診,主訴在某次重訓時手滑導致手腕受傷,在某大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確診腕部肌腱以及韌帶損傷後,接受九次『聚焦型骨震波療法』卻不見成效,期間運動訓練已經暫停,卻還是有惡化的跡象。我問了他之前施打震波的時候會很痛嗎?他回答有『痛到骨子裡的感覺』,而且治療人員告訴他痛才有效,因為他們醫院採用的是業界最新最強的聚焦骨震波儀,所以必須忍耐。接下來我再請教他:你打的時候,治療人員是否把探頭固定垂直於腕部施打?他回:對對對!你怎麼會知道?有了這樣的陳述,我們大致上可以描繪出『聚焦型震波操作不當傷及骨膜』的驚悚畫面!!

怎麼說呢?這位選手損傷的是韌帶肌腱,在腕部尚屬表淺的組織,聚焦型骨震波垂直患部施打,著實有很大的機會將能量導入聚集到更深層的骨骼組織,有造成二度傷害的風險。

後續的治療部分,我們選擇放射型骨震波設備,採用『拉提患部組織、探頭側向導引』的操作技術進行共計三次治療,把能量確實輸入到損傷的肌腱韌帶標的深度,兩周之後患者腕部腫脹顯著好轉,也已回復正常訓練。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反饋這樣的治療技術,只有輕微酸痛感。

原來,治療不是非得很痛很痛,才可以很快很快好!是嘛!今天受傷的可是表淺的肌腱韌帶,拿著聚焦點深度位於骨骼層的聚焦型震波垂直打骨頭,拿大砲打小鳥,實在不可不慎!!

骨震波療法成效不如預期的可能因子   評估不夠確實 完全搞錯治療方向!!

我很喜歡舉肩部鈣化性肌腱炎這個例子,臨床上也挺常見。很多病友前來求助時覺得很納悶:明明X光已經確診,也以超音波精準導引進行了骨震波療法不下七八次,為什麼疼痛完全沒有改善?主動動作角度也不見好轉?一聽到這樣的描述,你必須非常懷疑所謂的『鈣化點』根本不是導致疼痛的禍首!沒錯,鈣化點的存在是事實,但有些時候造成手抬不起來或特定動作疼痛的原因其實是肩關節周邊其他沾黏或痙孿的肌肉所致,所以不妨再次仔細評估一下二頭肌、三角肌、或其他旋轉肌群的狀況,針對這些病灶以骨震波處理,你會很訝異地發現,病患的手痛感減輕了、手能舉了;原來『鈣化點』與病患的痛感不是那麼絕對的有關聯性,而這種『看到鈣化就開槍』的見獵心喜治療方式,其實有點可笑。

骨震波臨床操作原則
定位要正確:就因為體內疤痕的沾黏是肉眼看不見的,藉由肌肉骨骼超音波搭配觸診自然成為治療成敗的關鍵因素,若無法把真正有問題的患部定位出來(包含深淺、範圍、緊繃程度),再多的治療理論都是空談。

了解解剖軟組織走向,切忌亂槍打鳥:治療師必須清楚明瞭身體的解剖構造,有助於配合檢查結果研判損傷的組織到底是肌肉、肌腱、關節囊、筋膜還是神經。操作技術的部份,一般來說,陳舊性的筋結條索組織必須針對組織纖維的走向垂直操作,才可以有鬆解的效果;而新傷生成階段的疤痕組織,則可以順著纖維縱向理筋,增加延展性避免橫向沾粘。熟知解剖構造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治療參數宜循序漸進、輕重得宜。每個人對疼痛的忍受程度不同,治療強度應由淺至深、力道由輕漸重,逐漸找出個別可以接受的適當強度,儘量不讓病患感到劇烈疼痛因而用力抵抗,否則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見好就收,避免引發炎症。很多陳舊的疤痕組織都是經年累月累積下來的病灶,若範圍較大,應擬定治療計畫化整為零、各個擊破,避免引起發炎反應。

鬆解人體沾黏的軟組織,就好比拆運房子裡面多餘的一道磚牆一樣。所謂的拆運,也就是分為『拆除』以及『清運』兩大部分。有時候牆面的範圍很大,沒有辦法一次處理,拆卸下的廢棄物反而會阻礙工程的進行,這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先把部分的廢棄物清運掉,再繼續拆卸工作。人體不也如此嗎?破除沾黏的組織好比『拆除』工作,然而廢物的『清運』需要的是時間,靠人體的循環慢慢吸收代謝掉。這即解釋了,為何病患接受骨震波的當下有時無法感受到完全舒解的感覺;反倒是經過一天至兩天的休養,患部卻自然迅速鬆解的情形。

 當然了,針對不同病患的忍受程度,我們可以決定不同的治療強度;怕痛或是容易緊張的病患可考慮較溫和的治療模式,即使如此一來療程勢必延長;整體來說,治療結束後的局部疼痛好轉反應,若能控制在兩天以內是可以被接受的,必要時病患亦可在家自行冰敷緩解。
兒童常見的姿勢不良症候群

兒童的骨骼就如同正在迅速成長的樹苗一般,施予任何的不正常的外力,都會造成生長方向的改變;倘若不及時加以導正,經年累月下來,終將導致樹幹歪斜、結構性異常的結果。

現代兒童活動量普遍不足,花很多的時間在電視、電腦以及書桌前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兒童時期的姿勢不良(駝背、代償性脊椎側彎等),往往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而不受到家長重視;非得等到酸痛上身、外觀明顯異常,才驚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卻又莫可奈何。

臨床上常見到許多正值青春期的小女生,為了搶救側彎的脊椎而奮戰;什麼痛苦的整椎療程啦、矯正背架上身….等等;當其他人正享受著花樣年華的同時,自己卻只能終日與側彎的角度錙銖必較。看著孩子飽受折難,家長只能深陷自責的情緒之中;病急亂投醫的結果,花上大把銀子依然收不到任何成效。

極少部分的嚴重骨骼系統病變,在新生兒時期即可被輕易地診斷出來;嚴重的進行性脊椎側彎,往往也必須藉助外科手術才得以控制。我們所提倡的『兒童骨骼發展定期篩檢』,其目的在於: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免除可以避免、卻沒有避免的遺憾發生;在陪伴孩子骨骼發育的路上,重新奪回主導權,而非只是被動地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

電腦設備與兒童姿勢不良症候群

在台灣,電腦化的學習環境日趨成熟,學校與家庭皆然。許多兒童的認知發展,不再經由實際的肢體探索達成,而被電腦操作學習所取代。

國外研究指出,兒童的肌肉骨骼系統在尚未成熟的情況下,長時間單一姿勢緊盯電腦螢幕,會導致頸部肌群發展的障礙;而重複性地操作滑鼠與鍵盤,則會阻礙上肢動作協調性的整合發展。

整體看來,電腦化的學習環境固然可以很快速地提供大量的資訊刺激,但卻也剝奪了孩子與環境建立實際互動,以及肢體動作練習發展的機會。

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家庭普遍有父母與小孩共用一部電腦的現象;坊間資訊產品非常繁雜,從桌上型電腦,乃至於筆記型電腦,加上五花八門的周邊配件總教人不知從何選擇起。


以下提醒您兒童與成人的差異性,藉此檢視孩子的電腦操作平台是否有必要做進一步調整:

  1. 螢幕的高度與距離是否適中:螢幕(尤其是筆記型電腦)若無法保持於水平適中位置,會導致孩子必須經常性地不正常扭轉頸部;部分孩子因為視力的關係,習慣性的把臉部貼近螢幕觀看;以上種種原因,長時間下來都會讓孩子習慣性地處於錯誤姿勢,增加日後頸椎前凸曲線過大、甚至駝背的風險性。
  2. 桌椅高度是否適當:孩童與成年人的身高有著相當程度的差異,想當然成人的座椅絕對不適合您的孩子使用;硬把孩子塞進成人座椅,往往導致雙腳懸空、下背部失去支撐,聳肩駝背也就立即隨之而來。若您的家裡無法為孩子準備一部專屬的電腦,建議您適度地調整座椅高度、下背部墊上枕頭,雙腳則可運用腳踏墊予以妥善支撐,如此一來便可以減少身體承受異常壓力的機會。
  3. 滑鼠/鍵盤大小是否得宜:「數位時代,每個都必須具備有鍵入的能力。」學校老師逐漸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引導孩子完成電腦作業,相對的也減少了寫作時手部精細動作練習的機會。檢視坊間目前所謂的人體工學滑鼠/鍵盤,幾乎都是針對成人而設計;強迫孩子適應這些介面的結果,極有可能導致腕部的損害;這或許解釋了近年來的文獻報告中,為什麼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手部頻繁操作的成年人,以及學齡兒童的原因。


如何避免兒童姿勢症候群

  1. 口頭糾正並無具體成效:很多家長以為,藉由口頭的糾正,可以導正姿勢不良的的問題,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方法。孩子在習慣了經年累月養成的錯誤姿勢之後,身體早已達到平衡適應的狀態,這個時候就算不斷的口頭指正,也只能得到短暫的效果,等到一離開視線,問題必定再次發生。
  2. 改善生活環境中,導致姿勢不良的危險因子:很多錯誤的習慣,起因於日常生活環境的設計不良;例如書桌椅高度的不恰當、書包/背包的錯誤選擇與使用、電視擺設位置不正確,或空間照明不足….等等。孩子為了適應這些不良的環境,不知不覺間慢慢發展出錯誤的代償姿勢;在這種情況下,移除日常生活中這些導致姿勢不良的危險因子,是絕對必要與急迫的。
  3. 運動治療重新教育大腦:透過專業治療師的運動處方,經由姿勢肌群的強化以及重覆性的運動訓練,可以重新啟動大腦的學習機制,教身體重拾正確的空間感。
  4. 手法治療構造性問題:長期的姿勢不良,往往合併產生肌肉骨骼系統的問題;例如:脊椎關節錯位、姿勢肌群緊縮….等等。手法治療或許不能作為治療姿勢症候群的唯一手段,但在輔助的角色上,與運動治療及矯正輔具適切配合運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5. 矯正輔具導正錯誤姿勢:臨床上,針對部分姿勢不良問題,我們會搭配適當的矯正輔具加以矯治;例如:脊椎側彎的矯正背架、駝背矯正帶、內八異常步態矯正帶、矯正鞋/墊….等等。通常這些輔具的選擇必須經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完整評估之後使用。
長短腳把小毛病放大了
lld

壘球選手 男性 長短腳差距超過一公分 左腳比右腳短15mm

左側下肢受力偏外 右側下肢受力偏內

右足載重期發生代償性足跟外翻現象 引發右膝內側副韌帶腫脹發炎

長短腳之於成人,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就如同我們的臉左右大小不對稱一般。這樣的長短腳,除非您短期之內有意外傷害、導致骨盆傾斜引而產生,否則往往存在已久,只是身體一直默默承受住罷了。大部分的情況下,成人長短腳差距在一公分以內是可以被接受的,一但超過一公分,身體左右兩側承受力量不均的現象便即有可能被顯現出來。


臨床上前來求診的病患,往往因為腰痛、膝痛或腳踝習慣性扭傷而困擾著,對症療法的結果的確讓症狀得到相當的程度的舒緩,然而只要一回到競賽場上或工作崗位,老毛病總是再次附身。這種一而再、再而三反覆發生的警訊,提示著我們必須去探究這些疼痛背後真正的意含。


成人長短腳在接受動態壓力分析之後,可以發現雙腳重心軌跡偏移的現象,一邊往內、另一邊向外,這樣些微的差異,對於一般的上班族或鮮少運動的族群或許不會造成困擾,但對於必須久站或行走的工作者,或是喜好從事長距離跑步或激烈運動的族群來說,卻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前者在必須增長上班時間的狀態下引發症狀,後者則經常在短期內訓練量暴增的情況下發病。


高重覆性、高衝擊性的動作型態,在異常受到力量牽扯的組織間,不斷累積著微小的損傷,年紀輕、代謝狀況佳的時後身體的自癒機轉或許還可以負擔,這個階段我們只會感到些許的疲勞痠痛感;等到損害的範圍擴大到一個程度,療癒機制崩壞,隨之而來的便是炎症反應以及動作功能障礙了。


長短腳可分為構造性長短腳以及代償性長短腳,在此就不再贅述。短時間內的姿勢不良、跌倒撞擊臀部所引發的暫時性脊椎錯位很容易可以藉由手法/運動治療被導正、被回復;但若這些病灶不即時處理,拖過一年、兩年,身體慢慢適應,把這些歪斜視之為理所當然,這個時後所謂的”代償性”往往都已演變成”構造性”,難以挽回。


足部生物力學評估的目的,在於釐清您的症狀與長短腳所造成的力學分佈異常是否相有關聯性;如果有,導正重力線之後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如果沒有,則必須進一步探討患部是否有其他病變的可能性。

背痛教室

背痛的診斷本身是不容易的

90%左右的下背痛患者,從發作到完全地康復在大約只需要六個星期,而另外10%患者,,長期的下背痛卻總是干擾著日常生活、甚至令人感到沮喪。


診斷本身是不容易的:

由於神經系統的複雜性,導致患者本身常常做出許多錯誤的判斷與描述,這往往干擾診斷的準確性。例如:患者無法分辨肌肉挫傷、韌帶拉傷以及椎間盤撕裂的差異;又如:下背痛的患者常常合併鼠膝部、大腿以及小腿側面的酸麻燒灼痛感。


放射線檢查不能作為診斷唯一依據:

由於醫學的發達,目前我們已經可以藉由X光、核磁共振攝影MRI、斷層掃描CT等工具來協助診斷,然而臨床實際經驗上,劇烈背痛的患者,往往無法在放射線檢查報告上有任何發現;而許多放射線檢查發現異常的病患,反而卻沒有任何症狀。舉例來說,一條背部小肌肉的拉傷可能導致無法工作、甚至連行走都極度痛苦;但再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一整個椎間盤嚴重突出,卻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症狀。


診斷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成果:

舉坐骨神經痛sciatica的例子來說,椎間盤突出HIVD以及脊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皆有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然而椎間盤突出與椎間孔狹窄的治療策略卻是完全不同,所謂『對症下藥』即為這個道理。


診斷下背痛的起因

『背痛』是病患的一種主觀描述,與生理以及心理層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臨床上常藉由病患的病史、主訴(描述疼痛的感覺、型態及區域)並輔以理學檢查結果,加以判斷並擬定治療計畫。

一般而言,曾經有過背痛經驗的病患會比沒有相關經驗的人,容易具體地描述疼痛實際情況,因此得以協助我們迅速準確釐清病情。除此之外,當背痛同時合併有下列異常現象時,應特別小心謹慎評估病患的健康狀況:感染或腫瘤的疑慮、熱病和冷顫、癌症病史或短期內體重降低、嚴重精神創傷、下肢明顯無力萎縮、排尿或腸運動異常以及持續的胃腸劇痛。

枕頭學問大

大部分的人一輩子大約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如何睡得好、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絕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無奈許多人都有花大錢買一大堆不合用枕頭的經驗,或軟或硬、或高或低,就是沒辦法換得一夜好眠,輕則翌日身體痠痛、精神不佳;重則脖子僵硬,無法隨意轉動。

每個人先天的體格、頸椎曲線並不一致,頭型也不盡相同,如果說有一種產品,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光想就知道不大可能;這個時候『量身訂製』的枕頭似乎成為唯一的選擇。在這裡,我們並不是要鼓勵病友花大錢去買某某品牌的客製化產品,而是教導大家正確的觀念,運用手邊容易取得的素材,量身訂製『做』出屬於您自己的枕頭,將您的頭部以及頸椎支撐在最妥善的位置上,釋放身體的壓力,藉此得到真正的休息。

臨床上,治療師常常遇到不同類型的肩頸痛患者,常見的肌肉僵硬、神經根壓迫手臂痠麻、落枕之外,更有為數不少的人長年為頸因性頭痛所苦;適切的治療可以迅速緩解症狀,但因睡眠品質不佳導致症狀反覆發生的個案屢見不鮮,必須從睡眠品質的改善根本處理。

枕頭是睡眠障礙的元兇?

原則上來說,若您覺得每每一覺醒來當下,總是感到特別不舒服,經過適度的活動伸展之後不適感明顯消退,這時就應強烈懷疑枕頭不合適的可能性;反之,若起床時感覺舒暢,到了傍晚才慢慢感到肩頸僵硬,這個時候應檢視日間活動是否長時間處於錯誤的姿勢或工作平台上有設計不良的問題。仔細的觀察、詳實地記錄您的症狀,有助於治療師分析研判您的狀況,做為處置建議的依據。

此外,床墊對於整個脊椎的支撐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這個部份我們將後續為您作探討。


造成睡眠品質變差的可能因素

睡眠環境干擾(光害 噪音)或突然生活環境改變 (搬家 旅遊)。

壓力

生活作息改變 例如:換工作

飲酒、咖啡、尼古丁、藥物等刺激物。

精神疾患

肌肉骨骼系統問題(頭痛、肩頸痛、手麻、腰痠、腳麻)。

其他疾病因素:氣喘、皮膚搔癢症、消化/泌尿系統疾患。

睡眠呼吸中止症。


紀錄失眠類型 有助於釐清原因

夜半覺醒:半夜痛醒或起因於其他疾病(頻尿、皮膚搔癢)。

清晨覺醒:早起之後明明還想睡,卻無法再次入眠(憂鬱症、高齡)。


接下來,我們將就肩頸肌肉骨骼系統問題所引發的睡眠困擾,作深入探討與處置建議,若您疑似有睡眠障礙相關症狀,還是得尋求其他專業的協助。


理想中的枕頭

翻身要容易:仰臥與側臥是睡眠中兩個重要的姿勢,睡眠過程中翻身有助於血液循環、釋放脊椎壓力,不當的枕頭高度導致姿勢變換困難,身體遭受扭曲擠壓,引發痠痛或麻痺感;除此之外,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會讓與寢具接觸的部位溫度上升,導致不適。流暢的翻身動作,才能維持熟睡狀態,測試目前枕頭,如果翻身困難就必須更換。

軟硬要適中:太軟的枕頭剛躺下來的時候覺得很舒服,但因為本身支撐性不足,一下子就會被壓扁失去支撐性,頸椎受到擠壓,半夜自然容易因為痠痛而醒過來。太硬的枕頭,頭部的支撐面減小,導致重量集中在小區域,可能導致頭部緊繃或壓迫感。

高度要合宜:仰臥姿勢下,頸椎與床面夾角應維持於5~10度為宜;側臥時,以頸椎與床面得以保持水平為原則。


簡易判斷枕頭太高或太低


枕頭太低:仰臥姿勢下,會讓下巴後仰、舌頭往後移動,入睡後不自主以嘴巴代替鼻子呼吸(打鼾),並且可能造成咬合關節temporal mandibular joint的問題;在側臥的情況下,頭部因為無法得到適當的支撐而往下擠壓到心臟及肺臟,長期下來可能會有呼吸心跳速率增加、甚至腦缺氧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還可能有以下徵狀:

睡覺時不管是仰臥或側臥,習慣性將手/手臂放在頭或枕頭下,藉此增加高度。

側臥時,下方手臂感覺痠麻或疼痛。

睡到一半時會下意識地把枕頭拉到肩膀下方,增加支撐。

頭的後側有壓迫感,下巴過度往上抬的感覺。


枕頭太高:仰臥時會將頸椎往反向擠壓,側躺時則會造成頸椎側向偏移以及下背部的異常壓力,一個晚上睡下來,頸部的肌肉與關節面很容易因此而受傷,也就是俗稱的『落枕』;除此之外,頭痛、肩頸酸痛、下背痛以及眼睛疲勞等,都是枕頭過高可能造成的影響。

其他可能徵狀:

喉嚨阻塞、吞口水卡卡的感覺。

仰臥時後頸部緊繃、被拉扯的感覺。

仰臥實習慣往下方睡,藉此減少高度。

側臥時,下方懸空、緊繃的感覺。

廠商提供的『量身訂製枕』服務

目前國內並沒有任何真正『客製化』的枕頭,頂多就是以不同的硬度以及厚度大量生產,再由銷售人員現場為您套量選擇,有些時候會再搭配一些阻力測試,運氣好的時候還是有可能挑到合適的枕頭,只是這些依照多數健康人常模所設計出來的模組化產品,距離真正的『量身訂製』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無法符合個別需求,有點言過其實的感覺。除此之外,市面上還有另一種所謂記憶材質,可以依據不同人的情況自動調整,這在專業人員眼中,其實有點不可思議。


如何『訂做』專屬於自己的枕頭

以現有的枕頭為基礎做修改:如果您目前的枕頭有過低的現象,但支撐性還不錯,可將毛巾墊在枕頭下方,如果高度仍嫌不足,可以將毛巾對摺或增加毛巾的數量,藉此增加枕頭高度直到可以輕鬆翻身,變換仰臥/側臥姿勢為止。但若原本枕頭的高度過高,建議您直接重新製作符合個人化需求的枕頭。

個人化醫用訂製枕:醫用訂製枕可分為上下兩層,上方可選用可以妥善支撐的基材(例如高密度泡棉),下方使用毛巾,比照上述的做法進行微調。相關統計指出,身高較高的人普遍頸椎比較前傾,體重較重的人肩膀相對比較厚實,都需要比較高的枕頭,上層可選擇從七公分調整起;相對身長較短、體重較輕的人則可從五公分開始著手,待調到合適可以輕鬆翻身的高度,放入枕套前可利用膠帶捆紮先行固定避免滑動。

專業人員的協助是必要的:醫用訂製枕製做程序雖然簡單,但病友經常為原先的喜好與習慣所困惑著,導致半途而廢的結果,這個時候如果有專業人員能針對您的實際狀況,提供完整的分析與建議,有助於迅速達到預期的目標。


不同的病症 應有不同的考量

正常情況下,無論是仰臥或側臥脊椎維持在同一水平面是較為理想的選擇,但針對罹患椎間盤突出或是椎孔狹窄症(骨刺)的患者,治療師在經過完整評估之後,會針對您的個別情況做出細部的調整;舉例來說,椎孔狹窄症的患者,有時候我們會暫時性地加高枕部支撐,減少頸椎神經根的壓迫,手臂痠麻痛的症狀自然可以得到緩解,睡眠品質一但改善,人體的自癒機轉才能發揮作用;除此之外,亦必須考慮輔以其他物理性療法以及手法矯治,待病情穩定,再將枕頭修正到理想的位置。


難以跨越的適應期

調整枕頭的初期,往往會有不適應的現象,這是必然且必須跨越的過程。有些人早已習慣睡軟、有些人習慣睡硬;有些人會說睡高一點才是對的、有些人卻認為不用枕頭才最健康;這些種種的論點,總是源自於那些早已習慣錯誤姿勢、且習以為常的人;人體的可塑性或許可以暫時性的把一些異常的壓力分散掉,長期下來卻也總是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只是什麼時候爆發不知道而已。

睡覺就是為了休息,身體得到完整的支撐才能放鬆,這是簡單的道理。我們在為您調整出最合適的枕頭高度之後,一開始的前幾天,您會覺得不習慣、不好睡,但您必須試著適應它;針對少數適應上有困難的個案,可以考慮採取循序漸進的策略,只要給它多一點時間,它會給你大大的回饋。除此之外,若適應過程中脊椎產生一些明顯的痛點,可以藉由手法治療鬆解排除之。


枕頭高度應定期修正調整

即便是沒有傷痛的族群,定期的追蹤與調整也是必須的。工作性質以及日常生活作息的改變、體重的增加與減少,都有可能讓脊椎的姿態產生變化;枕頭的素材有一定的耐用度,有可能因為長期的使用而變形,所以定期的追蹤、修正,甚至更換素材有絕對的必要性。

調整座椅揮別慢性背痛
1

調整高度

您的腳應該舒適地平放於地板上, 如果需要的話, 應該添置腳踏凳給予支持, 因為膝蓋的位置應該是在水平的位置或稍微地低於臀部, 調整椅子高度可以幫助你輕鬆地獲得脊椎的自然曲線。當椅子太低時, 您的下背部將被往後擠壓, 如果椅子太高, 您的腳與背部相對的便無法得到妥善的支撐, 甚至阻礙到腿部的循環。

2

檢查座墊深度

膝膕窩與座墊之間應保持2-3英寸的距離, 這可以讓您的膝蓋維持在一個適當的彎度。如果坐墊深度不足, 可能造成大腿背側的壓力, 如果坐墊深度過長, 則造成膕窩壓迫阻礙循環, 而且不能自在活動。市面上一些特製座椅有調整深度的功能, 必要的時候, 在腰部增加枕頭也可以達到調整座墊深度的目的。

3

調整椅背

椅背的設計應該足以支持您脊椎的自然曲線, 不應該有被擠壓的感覺, 亦不應該感覺不到支持。如果您的椅子無法提供腰椎妥善的支撐, 市面上有許多腰部靠枕或其他產品可以選擇。

4

調整扶手

扶手應該調整至適當的高度, 足以將雙肘輕鬆支撐於身體兩側, 太高會往上擠壓肩部導致聳肩的動作, 太低則增加肩部肌肉的負擔。若您有使用電腦鍵盤或滑鼠等設備, 基本上應該與扶手置於同一水平面上, 已不至於干涉到工作平台的操作為原則。

5

調整座墊與背靠的角度

有些座椅提供了調整座墊以及背靠角度的功能, 調整原則應視工作桌面的角度而定, 有些特殊工作平台, 例如製圖桌或電腦桌會有特殊的傾斜角設計。

手部麻痛 尋根問底

造成手部痲痛的原因相當繁雜,最常見的有腕隧道症候群、頸部神經根壓迫症候群、肘關節症候群,或是新陳代謝方面的疾病;諸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不足,或是尿酸過高,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懷孕造成荷爾蒙不平衡等等原因,也都可能造成手部麻痛的症狀。復健科最常見到因「腕隧道症候群」及「頸部神經根壓迫症候群」這兩種原因前來求診的病患,接下來我們就發病的機轉與治療方式來為各位探討:

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位於手腕的腹側,為一由骨骼及環腕韌帶所形成的隧道,其中有許多血管、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任何壓力的增加皆可能造成正中神經的壓迫,進而造成手部痲痛。

腕隧道症候包括的症狀有︰手的前三根半手指(大拇指,食指,中指,半邊無名指)痲痛,感覺變差、大拇指無力,手掌肌肉萎縮或握力減小。腕隧道症候群好發在某些必須重複使用腕部的職業人士如,常用電腦鍵盤人士,櫃檯人員、打字人員、油漆工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四分之一的懷孕婦女有輕重不等的腕隧道症候群現象,尤其以懷孕第三期最為常見,對於這問題,孕婦要減少鹽分的攝取。如果症狀不得舒緩,應該找醫師作詳細的手腕隧道的檢查或治療。

一般來說,初期的腕隧道症候群在接受物理治療(雷射、超音波、石蠟浴、電療以及徒手治療)配合職能治療副木處置之後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一旦等到肌肉產生了萎縮現象再前來求診,即使開刀手術治療,療效也會大打折扣。


頸部神經根壓迫症候群

頸部椎間盤突出、骨刺所造成的椎間孔狹窄、甚至是外傷造成的頸椎移位皆可能引發所謂的頸部神經根壓迫症候群。頸神經根受到壓迫最常造成肩頸、手臂甚至手指的酸麻,且症狀有可能因為頭部/手臂擺放的位置不同而加劇或緩解,嚴重的話更可能造成無力或肌肉萎縮。臨床上患者通常好發於單側,少數患者也有可能兩側同時發生,診斷上除了必要的理學檢查外,X光以及核子醫學造影檢查的佐證亦相當重要。

復健科採用熱敷、牽引、電療、神經鬆動術及其它徒手治療等物理治療來處理神經根壓迫症候群這類患者。除此之外,配合正確的衛教與治療性運動,從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更可以免除這類疾病復發的機會。相同的,手臂無力甚至是萎縮等嚴重症狀還是得借助外科手術,才得以解除神經根的壓迫情形。

同樣是手部麻痛,不同的病灶,治療的方式往往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假使您有手部麻痛的症狀,建議您儘速求診,正確診斷及早治療,得以免去日後病情加重必須挨刀的機會。

整脊的危險性不可不知

整脊與推拿的差異:

整脊和推拿最大的差異在於作用位置,整脊的手法直接作用在脊椎及中樞神經,透過調整脊椎的角度和相對位置來減少對身體的壓迫,達到強身治病的療效;推拿按摩則作用在四肢、肩頸、腰背的肌肉,來放鬆緊繃的肌肉;因此推拿僅會施力在人體表淺的肌肉層次;整脊則在脊椎、骨頭施力,手法不當易造成中樞神經的損傷

整脊的治療範圍包括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骨刺、脊椎側彎、脊椎移位、滑脫、運動傷害、肌肉韌帶損傷、偏頭痛、習慣性落枕、全身肌肉酸痛…等。


一般而言,整脊的療效依下列不同情況而有所差別:

1依年歲不同,療效不同:年紀愈輕,療效愈顯著。年紀愈大,關節僵硬甚至已經造成退化,療效則較為緩慢。

2依神經受到壓迫的嚴重程度與時間長短不同,療效不同。

3依腰椎負重程度,療效不同:工作性質較須使用腰椎負重者,療效較慢。

4治療時患者腰部肌放鬆程度不同,療效不同


整脊可能造成的併發症:

肌肉或韌帶拉傷甚至斷裂、神經根壓迫加劇、骨折、脊椎錯位、中風、嚴重者甚至造成癱瘓

施行整脊之醫療人員需經過嚴謹而完整的養成教育,並且對解剖學、神經學都必須具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因此,整脊治療是高度的專業醫療技術。目前所謂的整骨師或推拿整復師,雖然都標榜擁有證照,但其實都是透過所謂民間相關協會所取得,與衛生機關所核發之經過國家考試醫事人員證照完全不同。

臨床上,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在經過審慎的評估、經由X光片等診斷工具確認脊椎問題,且在不會造成病患二度、甚至不可挽回的傷害前提下,才會決定是否對病患施行整脊治療;而不是抱著僥倖的心態,枉顧病患接受整脊時所承擔的風險、一招半式闖天涯,這實在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

聽了上述說明,您還放心把您的脊椎,託付給未曾接受完整醫療專業訓練的人來處置嗎? 

神秘的狗皮膏藥

絕大多數的人都有到過國術館、給跌打損傷拳頭師”喬”過的經驗,而”狗皮膏藥”(即俗稱的吊膏)更成為民眾口耳相傳的獨門秘方。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傳統醫學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確實有其療效,一般來說,『吊膏』具有散寒止痛,舒筋活絡,治風寒濕痺痛並能續筋接骨之神效;而『吊粉』可以消瘀止痛,治傷筋初期瘀阻腫脹。然而不管是吊膏還是吊粉,其中的內含物都不為外人知悉;成分、藥性更無清楚的標示與交代。以下筆者針對吊膏/吊粉的組成加以探討,揭開狗皮膏藥的神秘面紗:


狗皮膏藥(吊膏)的成分,大致上可區分為含有藥性的中藥配方以及基質。中藥配方的部分,基於不同的需要會有不同的比例,於此不再贅述;而膏藥的基質,乃讓藥粉產生黏性的重要元素,添加物除了常見的麻油、蜂蜜之外,製程中最重要的動作即俗稱的『打丹』。打丹是一種把熬製中藥與鉛丹(黃丹)混合製成膏劑的重要過程,最後始得狗皮膏藥成品,為了降低黃丹毒性,使用前會先以水飛法處理。臨床上,常接觸到一些因貼狗皮膏藥而引發不良反應的患者,常見的有:皮膚過敏、紅腫、甚至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等等。探究其中的原因,大抵與藥膏的基質有關。


衛生署早於民國80年間即函知各相關中醫藥公會,不得使用「硃砂」、「鉛丹」調製口服製劑。鉛丹(Pb3O4)為紅丹底漆材料之一,含有重金屬成分,經吸收後不易為人體代謝,長期大量累積在體內將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例如:眾所皆知鉛會造成智能降低、貧血、腹痛、牙齦鉛線等。您或許會問:既然鉛丹有重金屬危害,為什麼非得『打丹』不可呢?這是因為鉛、汞、鎘等重金屬對皮膚都有強力的穿透性,本身即為有效的帶路藥,藉由鉛穿透皮膚的過程中,可以更迅速地把中藥粉的藥性帶到組織裡,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內服藥尤為有效,這也就是為什麼狗皮膏藥有如此神效的緣故了。


國內近年來屢傳出重金屬污染的事件,國人聞之色變都唯恐避之不及;在衛生機關尚未對傳統外用貼布建立相關監督規範機制之前,在此呼籲大家:在拿這些貼布猛往身上貼之前,實在應該三思才是;若您不相信的話,把身上的貼布拿到衛生機關化驗,應該可以找到答案才是。


相較於『吊膏』的複雜製程,『吊粉』則簡單許多;把中藥粉與蜂蜜或凡士林等基質均勻攪拌後,輔以製劑動作即成,省去『打丹』動作,亦免去重金屬毒害之疑慮。常見吊粉組成有:大黃、黃柏、黃芩、青皮、赤芍、姜黃….等耳熟能詳的藥材,唯調製比例與製劑過程會影響到臨床功效。


目前醫療科技已經十分發達,我們更應該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傳統醫療,而非迷失在其所謂『祖傳秘方』神話故事當中。筆者為物理治療師,受正統醫學教育訓練出身,多年臨床經驗深知中西各有其專長及限制,唯有中西醫整合療法始得截長補短,達相輔相成之效。

脊椎骨刺拔得掉嗎?

「脊椎骨刺」是現代人常發生在脊椎的一種退化性病變。不過在提及酸痛的時候,「骨刺」卻也往往直接成為了造成這些症狀的元兇,最常見的是民眾常常把「坐骨神經痛」與「腰椎長骨刺」劃上等號,這是極為不正確的觀念。倘若您發現自己有酸麻痛的症狀,建議您立即向專科醫師求診,如此一來就可以確定到底是不是骨刺在作怪,造成您身體的不適了。 

「骨刺」其實是一種增生的贅骨,它比較容易出現在脊椎活動較大的地方,也就是我們的頸椎及腰椎處。為什麼人會產生骨刺呢?其實骨刺是脊椎退化過程中,所伴隨的一種正常現象。當我們的年齡漸長,脊椎的構造也會跟著退化,首先是椎間軟骨漸漸失去了水分與彈性,造成脊椎後方的關節面承受了較大的壓力,而在這些關節的邊緣處,便慢慢因受到刺激而長出一些骨刺來,這些骨刺可增加關節面的受力面積,並使相臨的脊椎更加穩固。然而一但這些增生骨刺壓迫到我們的脊髓或神經根時,症狀便來了。

骨刺所引起的症狀可以熱療、牽引、電療或其他物理治療的方式緩解,併發炎症的時候則必須以藥物加以控制。一般來說,輕微的神經根壓迫經過適當的保守療法即可得到不錯的療效,甚至施以姿勢矯正及正確的運動治療教導之後,更可以免除再度復發的困擾。值得一提的是,骨刺的生成是緩慢、日積月累的結果,而且骨刺畢竟是骨頭的一部份,除了外科手術切除之外,並不會因為任何的治療而「萎縮」或「縮回去」。常見許多患者因不堪療效緩慢而聽信所謂的內服或外用偏方,甚至藉由不知名的民俗療法手法,宣稱可以達到「免開刀、拔骨刺」的神效!這實在是既危險、更可能加劇病情惡化的做法。一般患者在接受不知名的療法處置後,往往可以達到肌肉放鬆、疼痛暫時緩解的物理效果,但這絕非所謂「拔骨刺」的神奇療效,因為骨刺依舊存在!

當您的酸痛確定是因為骨刺壓迫而造成,除了接受保守療法外,藉著改善日常生活習慣、調整不良姿勢,來徹底避免骨刺壓迫的機會,如此一來,您就可以與骨刺「和平共處」了。只不過若是疼痛不止或神經學症狀持續加劇時,那可能就要與專科醫師討論,考慮是否要動手術,千萬別再迷信偏方了。

婦女健康專區

當躺著洗頭不再是一種享受

上美容院洗頭是一種享受? 還是一種傷害?

許多婦女及男性都有上美容院的經驗,洗頭時順便來個馬殺雞更被視為一種享受,殊不知洗頭這麼簡單的動作背後,卻也隱藏著潛在的危機。

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按摩導致中風

洗頭要沖水時,通常會讓顧客仰躺著,將脖子靠在躺椅頂端一凹形桿上以便沖洗;而這種姿勢可能造成頭部椎動脈受到壓迫,影響到供應腦部的血液流量,導致暈眩、腦部短暫缺氧,甚至中風的現象。

尤其五十歲以上、患有動脈硬化或先天血管發育不全的患者最為危險。高血壓、肥胖等中風高危險群也有可能發生,應多加注意、一般人則不必太過擔心。

通常中風的前兆是感到暈眩,所以,在美容院躺著沖洗頭髮時,如果感到暈眩不適,可能就是頸部受到壓引起,最好立即改用低頭前俯的姿勢的姿勢。

此外,過度的馬殺雞按摩亦可能造成椎動脈剝離,導致腦血栓,也就是所謂的中風。


頸部過度後仰加劇神根壓迫症狀

過度後仰的姿勢除了有導致中風的危險性外,對於頸部椎間孔狹窄(骨刺)的病患更是一種禁忌。原本就已經因長骨刺而變得狹窄的椎間孔,極有可能因頸部過度後仰變得更加嚴重,使得頸神經根壓迫的症狀加劇。

通常頸神經根受到壓迫時,會有肩頸酸痛或是手臂或手指酸麻的現象,若沖洗頭髮的過程中有上述症狀,應強烈懷疑這樣的可能性。臨床上曾遇到一位頸椎骨刺的病患,接受物理治療一段時間症狀卻時好時壞,追根究底的結果原來這位媽媽幾乎每兩天就有一次上美容院洗頭的習慣,經建議改正沖洗頭髮的姿勢之後,症狀自然就解除了。


如何避免受到傷害

好的躺椅與水槽之間應該是呈水平狀態,頸部應有一塊符合頸椎弧度的軟墊支撐,躺起來的感覺必須是舒適的。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盡相同,如果去美容院洗頭,簡單的說,如果躺下去時覺得不舒服,應該立即告知美容院人員,並且不要同一個動作停太久,相信多數的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溶脂/抽脂術後的沾粘

美麗的代價,除了手術當下所承擔的風險,術後患部照顧所伴隨的疼痛,往往不為外人所知。溶脂/抽脂術後的物理治療,一般包含按摩、遠紅外線、以及中頻高擾波,目的在於讓患部得到較完善的復原,避免產生深層沾黏,甚至引發血清瘤併發症,只得再次挨刀才能清除。


只要是侵入性的治療,總是無可避免地造成廣泛性的軟組織損傷。術後大約一週左右,應先以較為輕柔的引流按摩手法,去除患部血腫;除此之外,配合遠紅外線以及中頻干擾波,亦可達到促進循環、加速修復的目的;但若患部硬塊久不消退,這個時候就應評估以震波治療介入的必要性了。


體外震波利用特有的『空洞效應』,可迅速瓦解沾黏的脂肪組織,更有效率地完成代謝物廢物清除工作,減少按摩時硬推硬柔所帶來的不適感。治療前治療師評估患部深淺、範圍以及沾黏程度,決定震波強度與頻率;施行時以不同的角度將震波確切導入沾黏的標的組織上,此時患者僅有類似被橡皮筋彈到的輕微疼痛感;治療後可恢復正常活動作息,建議多喝開水加速代謝即可。一般來說,大約三~五次的治療即可有效解除硬塊。


長遠來說,飲食方面應依循高纖、高蛋白、少糖、少油與低脂五大原則,加上規律的運動習慣,才能降低復胖的機率,繼續維持美麗體態。

懷孕期間的下背痛

女性懷孕過程中,身體構造產生明顯的變化;體重直線上升、內分泌系統改變,直接或間接地增加肌肉骨骼系統負擔,引發下背痛;常見的疼痛部位為腰部以及骨盆薦腸關節處,少部分患者合併發生椎間盤突出、甚至腰椎神經根壓迫的症狀。


分析下背痛可能的原因如下

肌肉骨骼系統負擔增加:隨著懷孕過程子宮慢慢膨大,受到重力影響,脊椎做出腰椎前凸增加、骨盆前傾的代償性動作,長期下來背部肌肉緊繃以及韌帶損傷的可能性便大幅提高。

賀爾蒙的改變導致韌帶鬆弛:弛緩素(relaxin)在懷孕過程中的重要性,在於使子宮肌層以及結締組織鬆弛,為分娩預作準備;一般相信,這往往使原本就負擔遽增的下背部,大大增加了韌帶拉傷的風險。

下腔靜脈受到壓迫,神經缺氧引發疼痛:膨大的子宮在某些特定姿勢下,可能阻礙下腔靜脈回流,進一步引起缺氧性疼痛。

軟組織水腫:水腫之於懷孕期間是很普遍的現象,體液淤塞的結果,極有可能造成肌腱滑液膜炎,或壓迫到神經引發痠麻痛感。

椎間盤突出:懷孕與椎間盤突出是否有關,目前尚缺乏直接的證據;然而可以確信的是,若孕婦本身曾有椎間盤突出或慢性背痛的病史,懷孕的確會提高復發的機率。


治療原則

一般來說,孕婦的背痛大多可以透過姿勢的調整以及適當的擺位得到改善;採坐姿時背後應有妥善的支撐、仰臥時膝蓋下方可墊枕頭減低下背部的壓力,除此之外,適度的活動以及體重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臨床物理治療上,對於較為嚴重背痛的個案,可評估施予特殊的軟組織鬆解手法,或是在治療師監督下進行特定肌群的運動訓練,都可以收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LINE
LINE官方帳號 線上預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