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簡介
「急性運動傷害」指人體突然受到來自內在或外在力量,所導致組織損傷的現象。傷者往往可以很清楚的描述受到傷害的機制及時間點,大部分主訴為明顯且劇烈疼痛,患部亦可明顯觀察到腫脹及發熱。常見的急性運動傷害如下:
挫傷 Contusion
指皮下組織受到鈍力撞擊所造成的創傷稱為挫傷,臨床常見運動員間肢體的碰撞所導致,患部常見微血管破裂出血,因而表面血腫的現象(俗稱黑青)。一般臨床上挫傷的處置,初期首重止炎消腫去瘀,其次則必須特別注意大肌肉挫傷所留下的深層疤痕組織,若沒有適當的處理,可能會因為沾粘導致組織纖維化與鈣化的現象(觸摸到硬塊),影響到肌肉的延展性與功能性,長期下來演變成慢性疼痛。臨床上,震動治療Slacking Therapy可以有效解決深層疤痕組織沾粘的問題。
韌帶扭傷 Sprain
人體絕大部分的關節都有韌帶的構造,韌帶的功能在於將骨頭與關節固定於適當的位置上,並且分散吸收來自於外力的拉扯,當關節過度伸展下,韌帶無法承受猛烈的力量因而撕裂甚至造成發炎腫脹的情況即稱為扭傷。
扭傷的程度一般可分為三級
l 輕度: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會有疼痛感,外觀沒有明顯的改變。
l 中度:韌帶大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
l 重度:韌帶完全斷裂,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的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
肌肉拉傷 Strain
肌肉活動情況下,因為柔軟度不足(未充分熱身伸展)、不正常的收縮、或協調性不良,導致肌纖維受到拉扯受傷或甚至斷裂,較常見的是下背肌群及股四頭肌肌拉傷。
拉傷的程度可分為三級
l 輕度:肌肉有一小部分的肌纖維撕裂,肌肉少量出血,在肌肉用力時或按壓患部時,才會引起疼痛,外觀並無特殊異常。
l 中度:肌肉有相當多的肌纖維斷裂,併發血腫現象,受傷肌肉其肌力減弱、功能性受到限制,外觀腫大。
l 重度:指肌肉的肌纖維全部斷裂,常發生於肌肉與肌腱的交合處。此時肌肉完全失去功能,患部大量內出血,斷裂的肌肉縮至兩端點處,但斷裂的部位會凹陷下去。
關節錯位/脫臼 subluxation / dislocation
是指骨骼關節面受到強烈外力被迫移位,並可能伴隨關節囊破裂、關節韌帶過度伸展或斷裂。一般的關節錯位藉由手法復位之後加以固定與休息即可,若合併嚴重的關節囊撕裂傷造成關節失去穩定性,必要的時候甚至必須藉由外科手術矯治。
脫臼可分為急性脫臼與慢性脫臼兩種:
l 急性脫臼:大多因為強烈外力撞擊所導致,往往合併韌帶的裂傷。
l 慢性脫臼:即習慣性脫臼。大部分是因有先天性韌帶鬆弛、陳舊性韌帶裂傷、或韌帶經常被牽扯的病史,而造成韌帶鬆弛與關節囊擴大,讓我們的關節不穩定,稍微一用力或用力方式不對就又脫臼。
骨折 Fracture
指骨骼經由外力衝擊或是因過度訓練而疲勞導致斷裂斷裂的現象,一般藉由X光片可以明確的診斷。
骨折可依型態可分為閉鎖性和開放性骨折:
l 開放性骨折:指骨骼斷裂部位有斷骨穿透皮膚。
l 閉鎖性骨折:指骨骼斷裂部位沒有斷骨穿透皮膚。
不論是哪一種骨折都應盡快就醫處理,於就醫途中保持換部固定,並給予冰敷,在未經詳細檢查前,切忌任何的復位手法,以免造成過多的傷害。
溫度引起的運動傷害
當我們在過熱或過低的溫度下做運動時,也是會引發我們受到運動熱傷害的機率,所謂運動熱傷害是指脫水、熱痙攣、中暑、熱衰竭等,因為外在環境的高溫會使的我們身體努力的想要將過多的熱代謝掉,也就是藉由水分的代謝來排除過多的熱,也因而使的我們身體內水分不足,因而引發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與神經系統不正常放電導致痙攣,若再無水分補充,則體內過多的熱會代謝不掉而危害到我們腦部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腦部傷害可就麻煩囉!熱中暑是會致命的!
當然有運動熱傷害也就當然有運動冷傷害,包括有失溫、或凍傷,雖然在台灣比較少發生,冷傷害,但在冬天時,有心血管疾病的銀髮族要於凌晨做運動時,還是要多注意保暖,否則仍易引發心血管急症。
慢性運動傷害指經由長期累積多次微小傷害而產生身體構造損傷的現象。受傷者往往無法回想起受傷的時間點,以及在什麼動作、姿勢、或運動後發生的,主要的症狀描述為慢性疼痛、酸痛或疲勞。常見慢性運動傷害種類如下 :
慢性肌腱炎 Tendonitis
肌肉或肌腱在反覆過度的使用之下,而造成肌腱連續性的微小傷害,使肌腱持續保持在慢性發炎的狀態下,就是所謂的慢性肌腱炎。許多的運動傷害如「網球肘」、「跑者膝」等等都是。症狀往往是一開始運動時就感到不適,且隨著運動的增加而越來越痛,休息會緩解。
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肌肉受傷發炎時本身會有自癒能力,此時的肌肉復原期若沒有給予充分的休息,重複性的炎症反應將導致肌肉發展出纖維化硬塊,此時若不及時加以處理,最後終將導致鈣化的結果,影響到肌肉正常功能的恢復以及彈性。
滑液囊炎 Bursitis
滑液囊包覆在關節周圍,並扮演緩衝的重要角色,當關節重複過度負荷或受傷時,常會引起滑液囊的發炎。一般臨床症狀為有腫脹、壓痛及關節活動障礙等,但時常症狀與關節炎相似,不易做鑑別診斷。
肌腱鞘炎 Tenosynovitis
腱鞘中富含潤滑液將肌腱包住,具有潤滑肌腱之作用,使肌腱收縮滑動的更順暢。慢性肌腱腱鞘炎,往往是起因肌腱長期的反覆過度使用,造成腱鞘長期磨擦而腫脹。臨床症狀為做動作時會感疼痛,做越多越痛,且有異音,因為腱鞘受傷使的其潤滑的功能降低而使的我們的肌腱無法順暢滑動所致。
剛剛受傷的時候,受傷的組織會出現出血和水腫的現象,之後從外觀上看起來就會紅腫,摸在皮膚上會感覺到比較熱,並且開始疼痛。這個時候,應該以止血、消腫、止痛為第一目標,此時應該進行PRICE原則:
Protection:保護,確認四周環境的安性,並對損傷情況做初步判斷與處置,避免意外的第二次傷害,若是方便移動,可以移到陰涼處。
Rest:休息,這時候就不要在勉強上場了,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Ice:冰敷,一開始可以讓血管收縮使出血減少,也就不會那麼腫了;同時,根據門閥理論,冷的感覺可以抑制痛的感覺,也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
Compression:壓迫,利用冰敷袋壓迫在出血點,可以減少出血量,達到止血的效果。
Elevation:提高患部,讓血液回到心臟,減少患部的血液,達到止血消腫的功效。
身體各部份的急救處理簡介
頭部創傷
穩固傷者的頭部,檢查氣道、呼吸、血液循環及清醒程度,如有骨折便須包紮骨折傷口。如果頭骨骨折為下陷性骨折,在包紮傷口時,須在敷料頂放置環型墊,再用繃帶紮好。如有異物外露,切勿自行把異物拔出,須設法把它穩固。若耳道或鼻孔有血液或液體流出,則須用敷料把傷口覆蓋及紮好,並且為傷者提供氧氣,盡快送院。
耳部創傷
耳朵的皮膚及軟骨的傷口,須清潔及消毒,防止感染。中耳的創傷,會引致失聰、耳鳴、眩暈;如有小量出血,須防止耳道入水及防止感染。內耳的創傷,很多時都影響
頭部或相關的組織,必須盡快把傷者送院治理。
鼻部創傷
保持傷口清潔,制止流血。處理流鼻血時應讓傷者頭部微傾,身體稍俯向前,保持鎮靜,並請傷者用手指緊捏鼻骨之下的柔軟部位,同時可以冷敷前額。
喉部創傷
保持傷者呼吸通暢,預防休克及盡快送院治理。
心絞痛
心絞痛是心臟病的一種,是由心臟肌肉缺氧所致。病徵包括患者會感到胸部痛楚。基本上痛楚來自胸骨,有時會反射至左肩、頸、顎骨及背部的前端,通常維持三至五分鐘,當活動停止時痛楚會減輕。若出現心絞痛,應盡快給病者高濃度氧氣以增加心臟肌肉的供氧量,並躺下休息,迅速送院救治。
胸部創傷
若傷者胸部受創,彼在深呼吸及被觸摸時會感到痛楚。患者應保持氣道暢通,並吸入高流量氧氣。若胸部遭嚴重創傷,而傷者的傷勢不穩定,應在完成初步評估後,盡快把傷者送院處理。
腹部創傷
傷者的腹部如有瘀傷、觸痛、硬塊及脹起等現象,可能是內出血,應盡快把傷者送院。如有腸臟露出體外,可用經蒸餾水濕潤的敷料或用保鮮紙遮蓋傷口,切勿嘗試把腸臟放回腹內;亦切勿拔出插在腹部的利器。
脊椎受損
脊椎創傷大多出現於頸椎,其次是腰椎和胸椎。護理人員應從頭至腳盡快檢查傷勢,並檢查四肢的活動情況、感覺及血液循環功能。把傷者仰臥於長脊椎板上,並替傷者帶上合適的頸套或頭部固定器,然後把傷者送院治理。
筋腱和骨骼損傷
患處會感到劇痛,在活動時痛楚會加劇使骨骼不能活動自如,亦會有出血,傷處紅腫及瘀青等情況,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故此應先讓傷者躺下休息,止血並進行包紮以固定患處,可利用手巾、報紙、雜誌等,避免移動傷者大腿及小腿的骨折部位。如果受傷肢體變形,切勿嘗試自行固定位置,以免加重傷勢。
外傷出血
應直接按壓患處止血,清洗傷口,然後用紗布遮蓋,再用繃帶妥善包紮,讓傷者躺下休息。若十五分鐘內仍然未能止血,可能須要召喚緊救援。如傷口有異物或斷骨凸出,則可在傷口邊緣施壓止血。切勿拔出嵌入傷口的異物,可在傷口周圍把敷料築成堤狀,再用繃帶包紮傷口。
足部生水泡
如所穿的鞋子不合適,足部和鞋襪摩擦便會引起水泡,走路時會感到疼痛。處理較大的水泡時可先用消毒藥水浸泡該部位,再用已消毒的針刺破水泡,讓水泡內的液體流出,然後用紗布覆蓋好傷處。
皮膚燒傷
立即將傷者移離熱源,並為傷處降溫,可用清水沖洗受傷部位約10分鐘以減輕熱度、防止皮膚組織受損和減輕傷者的痛楚。以無菌的敷料覆蓋患處,避免受到細菌感染,並替傷者除掉戒指及手鐲等飾物。切勿將傷處的水泡弄破,以免引致發炎。若傷者同時吸入大量濃煙和熱空氣,導致上呼吸道腫脹及呼吸困難,應讓傷者吸入高濃度的氧氣,並處理休克。
休克
常見的病徵包括:身體軟弱、口渴、皮膚蒼白、濕冷、脈搏急速、呼吸急速、血壓下降、清醒程度下降等。休克影響了我們的心血管功能,使細胞灌流不足,最後導致身體各器官會因缺氧致死。同時應為傷者評估傷勢,為出血部位止血,保持氣道暢通,給傷者吸入高濃度氧氣,並讓傷者平臥,提高雙腳,保持溫暖並盡快找醫生或送傷者到醫院作進一步診斷。
適當的暖身與收操:慢跑熱身至略為出汗程度,增加全身的循環,喚醒心肺與肌肉,為後續的激烈活動做準備。熱身後做主要活動肌群的靜態伸展,每個動作停留15秒,以增加肌肉的延展性,避免拉傷。靜態伸展後從事與運動項目有直接關聯的動態熱身操,如籃球的三步上籃與傳接球、棒球的打擊練習。主要活動結束後,應以慢跑或步行來降低運動強度,讓心跳與呼吸慢慢恢復到接近休息時的水準,以避免因突然停止運動所引起的昏厥。
l 避免運動過度(練習過量)。
l 有正確的運動技巧(方法)。
l 身心狀況不佳或疲勞時避免過大的運動量。
l 避免過度的緊張現象。
l 考慮運動器材及場地的安全性:場地及運動設備的保養與整理經常被忽視;許多場地與器材的缺失,常是發生運動傷害的起因。
l 若是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何種程度的運動﹐最好做一次徹底的體格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和安全。
l 包紮護具使用:包紮的功用在於提供關節部分的穩定與支撐,並且在受傷後會限制關節活動度與肌肉的活動。不過在一段時間的運動後,繃帶或貼布所提供的支撐功能會下降,因此應拆掉重新包紮,以獲得適當的支撐與保護。運動時應在易受傷部位穿戴護具,例如護踝、護膝,達到保護的目的,同時降低傷害發生的機率。
l 熱疾病預防:在濕、熱的環境下從事長時間運動,應穿輕鬆、排汗佳、淺色系的衣服,且隨時注意水分的補充。監控在運動後隔天的體重恢復,預防過度失水的情況產生,也是預防熱疾病的另一做法。
冰敷? 還是 熱敷?
病友最常問的問題:「我現在到底該冷敷或是熱敷呢?」多數人對於冰/熱敷的使用時機一知半解,以下為您簡單介紹。
冰敷與熱敷的效應
冰敷的效應,除了身體溫度開始降低外,會逐漸造成血管收縮、代謝率降低,藉此達到減輕疼痛以及控制炎症的效果。冰敷常用在急性傷害,如打球扭傷、發炎、表皮燒燙傷、或肌肉痙攣等,效果非常顯著。
相反的,熱敷則會使體溫升高、血管放鬆、身體代謝速率增加,並且促進局部循環,可以有效提升組織自癒能力。因此,臨床上熱療多用於傷害的亞急性期及慢性期。一般熱敷持續使用二十至三十分鐘,即有不錯的效果,使用熱敷包時,最好能用毛巾包覆,並適時翻開檢測、散熱,以避免燙傷。
冰敷與熱敷的使用時機為何?
許多教科書以時間作為給予冰敷或熱敷的依據,例如:受傷二十四小時內用冰敷、四十八小時後用熱敷。其實,傷害的復原情況因人而異,且損傷的嚴重程度與受傷的部位,也會影響到組織恢復的時程,有些嚴重的挫傷,炎症甚至會持續三天以上。因此,簡單的使用原則為:建議您仔細觀察患部,是否仍有紅、腫、熱、痛的急性期炎症反應,若仍存在上述症狀則給予冰敷;反之,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的痠痛則可以選擇熱敷,促進組織癒合及循環,減低腫脹及淤青的現象。
冰敷的運用?
冷敷主要使患處表層冷卻讓血管收縮至其周圍部位進而控制及減輕青腫、疼痛的程度。適用於擦傷、扭傷、瘀傷、輕微刀傷、輕微灼傷、發熱、頭痛、牙痛、流鼻血、昆蟲咬傷、眼壓過高等情況下。
熱敷的運用?
熱敷主要是增加皮膚表層的溫度,使得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降低痛楚,並使患者本身產生更多的養份及保護原素。適用於風濕、關節炎、背痛、肌肉酸痛、鼻塞、頸部酸痛、生理期疼痛及運動傷害等情況下。
冰敷與熱敷使用須知
冷熱療法必須適當使用,方能有良好療效。
冰敷與熱敷的時間大約是10到20分鐘為宜。脂肪較少的部位,像是腳踝、膝蓋、手肘,最好不要使用太久;脂肪多的部位,像是大腿和臀部,則可以給予多長一點的時間。至於感覺特別敏感、或是遲鈍的人(例如糖尿病),以及血液循環機能異常的病患,冰敷與熱敷時應特別小心謹慎。
肌內效貼布的誕生及功用
催生者:Kenzo Kase,D.C.
西元1980年發明了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以布及漿糊為原料製造。近年來經過不斷製造技術改良,新一代的肌內效貼布已經兼具透氣性、運動後不需去除及日常生活隨時可以使用等優點。
物理治療人員利用肌內效貼布近似皮膚彈性的特性,透過肌動學、向量力學的分析評估,針對的特定的肌肉給予強化或放鬆治療,通常臨床上約有80%的病患可以得到顯著的療效。小孩 、青年、老人均可適用,且因貼布本身不具藥性,過敏機率低。
肌內效貼布適用病症
軟組織:包括韌帶、肌肉、筋膜受損造成的疼痛...等。
中風、腦性麻痺病童進行誘發訓練時具有輔助的功效。
壓迫遂道及神經症候群造成的麻木。
軟組織張力變異造成的錯位。
水腫、急性發炎、以及慢性疼痛的組織。
運動傷害防護與治療。
KT療法的基本運用
1.支持肌肉 2.除去體液滯塞 3.活化內在止痛系統 4.矯正關節問題
肌內效貼布的顏色
很多人在問 肌內效貼布Kinesio Tex有四種顏色 不同的顏色是否有不一樣的效果?
臨床上的運用來說 管它黑色 紅色 藍色 還是膚色 其實是沒有什麼差異的 只是近年來興起研究色彩心理學的風氣 藍色有安定鎮靜的效果 紅色代表熱情在運動時可以讓肌肉很快地熱起來 黑色代表神秘或憂鬱 至於怕人家看見就貼膚色 眾說云云 見仁見智嚕 常常遇到一些愛搞怪的年輕朋友 我會幫他同時貼上四種顏色 球場上球技尚未展露 早已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臨床心得
肌內效貼布 與 運動傷害
本院發展肌內效貼布用於運動傷害治療輔助 已經好幾年 臨床運用經驗亦日趨成熟 期間有很多學生朋友 以及運動員族群 對於貼紮技術的學習感到非常有興趣 為此也開辦過許多梯次的貼紮研習 不過成效卻往往不如預期 最常聽到學員的反應就是:練習了半天 貼起來的樣子差不多 但效果就是不一樣!!
以下筆者針對可能的原因探討如下:
解剖學以及肌動學理論基礎不足:
肌內效貼布運用物理原理 講求貼布本身與肌肉層的交互作用 一般民眾對於人體肌肉的走向以及肌肉的運作不甚了解 這會造成貼布anchor錨點和貼布走向的定位錯誤 直接影響倒貼布的作功及療效
無法判斷個別差異:
貼紮的基礎理論是死的 無法顧及到每個人的個別差異 舉例來說 同樣是膝關節貼紮 有些運動員有髕骨往外半脫位的現象需要提供髕骨更高的穩定度 有些則是十字韌帶損傷必須利用貼布來分散韌帶的負擔 這些都是施行貼紮必須考量到的 此外 不同的運動型態 對於膝踝關節的穩定需求也不盡相同 籃球/排球的急停跳躍動作特多 桌球/羽球則需要更多的側向位移 這時候就必須針對特定的韌帶給予加強支撐了
貼紮經驗不足:
貼布的拉力也很重要 太輕一點效果也沒有 過則反而造成皮膚層過度壓力 真是兩難阿!!
很多人 質疑肌內效貼布的療效 認為只有支撐以及預防再次傷害的作用 其實肌內效貼布的功效 不在於他外觀貼起來的樣子 而是在於施紮者的思考方式
在解除炎症的運用上
以爪狀方式 由近心端往遠心端施紮 藉由貼布與肌肉建立的相對應關係 配合肢體的主動運動 可以有效促進局部循環 迅速降低損傷組織的腫脹
此外 損傷的肌肉經常因為一而再 再而三的使用而受傷 甚至引發周遭其他肌群代償性的損害
藉由支撐性的貼紮方式 可以在活動時分散肌肉負擔 提供損傷的構造得以充分休息 以及客觀的良好恢復環境
以上種種原因 都可以縮短組織的恢復所需要的時間
足踝常見的運動傷害
腳踝扭傷Ankle Sprain為急性運動傷害的種類裡面最常見的一種,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一般大家所形容不小心『翻腳刀』的受傷機制之外,也常發生於運動員的激烈運動過程中。
腳踝扭傷的程度一般可分為三級
l 輕度: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會有疼痛感,外觀沒有明顯的改變。
l 中度:韌帶大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
l 重度:韌帶完全斷裂,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的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
習慣性扭傷的原因如下:
關節穩定性不足:踝關節因多次扭傷造成韌帶鬆弛,穩定度不足,須藉由運動護具或貼紮予以保護固定。
關節錯位:腳踝扭傷常合併關節錯位的現象發生,關節錯位導致人體的重量無法經由踝關節均勻傳導分散至地面,造成踝關節負擔。這樣的問題在X光片上通常因為無法查覺而被忽略,需要豐富的臨床觸診經驗加以確認後,以整骨手法矯治。
足部生物力學異常:足部是人體最接近地面的關節,負責傳導來自於身體的重量,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建築物的地基一樣。地基不穩固,相對的就會造成建物結構傾斜;臨床上,習慣性腳踝扭傷的患者,多數合併有足部生物力學異常的問題(扁平足、外翻足、高弓足等),必須藉由功能性鞋墊來導正人體重力線的分布。
腳踝扭傷看似簡單,臨床上處理起來卻非常棘手。腳踝是人體最接近地面的關節,支撐著來自於身體的重量,承受著活動所帶來的衝擊;因此在損傷後期,若無法重建足踝關節的穩定度與協調性,遺留下的將是關節卡卡的、有聲音、甚至活動一段時間特定部位又產生疼痛的困擾。以下從物理治療的角度,針對可能的情況加以探討,指引您自我檢視傷情,以便就醫時作為與醫療人員溝通的依據。
腫脹範圍大並不代表傷得比較嚴重
腳踝扭傷發生當下,損傷的程度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哪些韌帶發生撕裂、哪些血管破裂、又有哪些肌腱被拉傷。腫脹的程度越嚴重,普遍意味著血管與其他軟組織損傷程度也越嚴重;但有些特殊情況下,韌帶斷裂並不一定合併有大血管撕裂,這種輕微的腫脹,最容易讓人忽略隱藏在背後韌帶已經斷裂的事實;相反的,有些腳踝扭傷僅扯斷了大血管卻沒損及韌帶,即使外觀腫得像麵包一樣駭人,但癒後卻比前者來得好上許多。
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並非嚴重的外力撞擊才會導致骨折,臨床上單純的翻腳刀合併骨折的例子屢見不鮮,若有骨折的疑慮,照張X光片即可迅速釐清;一旦確診骨折應由骨科專業評估進一步處理的必要性,若無骨折即可以物理治療介入。
釐清韌帶是否斷裂
足踝周遭有很多韌帶,主要韌帶的斷裂往往造成關節穩定度喪失,簡單的理學檢查即可判斷,確診為韌帶斷裂應考慮以石膏固定的必要性,但日後所可能帶來的關節孿縮的結果是必須被考慮的。除此之外,主要韌帶斷裂總是導致關節鬆弛的後遺症,病患主觀描述活動時有聲音或是不穩定的感覺,這種情況下可在激烈運動時,輔以運動貼紮技術或足踝護具提升關節穩定度。
治療首重消腫
損傷初期的疼痛,往往來自於患部的腫脹,正常的情況下,腫脹應該隨著人體循環慢慢排除代謝掉,熱療或外敷生草藥也有助於促進局部循環,但若有長時間的腫脹或水腫,會延阻後續治療以及功能訓練的時程,甚至引發嚴重的沾黏以及骨膜異常增生,應儘速找出原因並儘速排除。人體的靜脈以及淋巴系統就如同城市的下水道一樣,如果無法順利排除積水,一定是回流系統某個地方阻塞住了;若能找到淤塞的點加以鬆解,腫脹自然隨著人體循環迅速消除。
儘速恢復關節活動度
關節活動度異常往往發生在石膏固定或長時間腫脹之後,除了特定方向受限,也會伴隨關節囊緊縮的現象,必須透過關節鬆動手法矯治;您可以將患側與健側作四個方向的測試(背曲/蹠曲 內翻/外翻),即可檢視是否有活動度受限的問題。關節孿縮的時間持續越久,僵化的現象也會日趨嚴重,必須花更長的時間才有辦法治癒,不可不慎!
錯位應儘速復位
錯位以往是中醫以及民俗療法常用的字眼,在物理治療的意義,代表著關節面微小錯動,導致作動不順暢,也就是病患常形容『卡卡的』現象;錯位在X光檢查上並無明顯發現,必須藉由專精於手法治療的治療師,透過關節活動測試加以確認並解決;原則上,若非足踝已有韌帶鬆弛的後遺症,透過幾次手法矯治,病患即可感覺錯位引發的不適明顯解除。
解除軟組織沾黏
沾黏往往是患部疼痛的來源,亦可能是導致局部循環不良的原因。幾乎所有的軟組織修復過程多少都會遺留下沾黏的問題,嚴重程度多寡而已;腫脹的範圍越廣、時間越久,沾黏的問題也越大、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才能解除;肌肉、肌腱、韌帶以及筋膜….等等,都是可能發生沾黏的構造,臨床上可透過深層按摩手法、高頻震動槍,甚至體外震波儀鬆解之。
筋縮問題
扭傷恢復後期,腫脹已消除,活動度也幾近正常,但活動起來總是有種莫名『緊繃的』感覺,常見於跑步、長時間步行、上下樓梯、或是蹲踞動作時,這即為典型的筋縮現象;筋縮大多起因於損傷當下肌肉拉傷的後遺症,但也可能起因於傷後步態不良,長時間代償而累積下來的勞損。大肌肉(脛前肌/比目魚肌/悱腸肌)的筋縮問題,藉由上下被動伸展即可誘發出痛點確認;兩側小肌肉(脛後肌/悱長肌/悱短肌/蹠間肌)的筋縮則有賴專精於手法治療的治療師,透過觸診加以評估解決。
個人化運動治療計畫
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很多人以為不痛了就可以繼續打球了,殊不知在這段受傷期間,因為疼痛、休息已經讓你的大腦動作控制系統受到了干擾與混淆,動作已經不比受傷前流暢,此時若貿然恢復激烈運動,勢必提高二次傷害的風險,從王建民受傷的例子不難看出端倪,回到球場正式比賽前,還有運動治療這段路要走。運動治療初期包含了自主性伸展/按摩/肌肉強化等基礎訓練處方,後期則著重於功能性訓練:慢跑a長跑a直線衝刺a側滑步/交叉步a折返跑a雙腳米字型跳耀a單腳米字型跳耀a正常活動;當然了,針對不同的運動型態與需求,訓練內容還是得適當調整與修正。運動治療階段,短者一個月,長者持續一整年都可能,有賴於患者本身持之以恆的執行。
足踝關節骨位不正導致的習慣性扭傷
除了上述的原因,長短腳、骨盆歪斜、脛骨過度內旋、以及足跟外/內翻,都有可能導致足踝關節長期處在不正確的位置,活動時重複性的韌帶以及肌腱拉扯,終究導致習慣性扭傷以及慢性疼痛的結果,這種情況下建議接受完整的生物力學評估,考慮以功能性鞋墊介入;導正足踝重力線,習慣性扭傷自然迎刃而解。
以上所探討的原因,往往同時存在,並相互影響;臨床專業人員應仔細辨證,確認病因,治療對策自然正確有效。
關節錯位
踝關節受到外力的撞擊或本身過度扭轉,除了造成韌帶扭傷之外,往往合併有關節錯位的現象,可能發生錯位的關節有距踝關節ˋ褉骰舟關節ˋ跗跖關節等,其中以距踝關節外踝機率最高。
以上即為關節錯位典型的例子。關節由骨頭末端接合而成,關節面必須於正確的位置上運作,才能有效均勻分散壓力,帶出平順的動作。一但關節無法於正確位置上作動,周遭的韌帶與肌肉亦無法有效協調運作,將直接影響到肢體功能性的表現。
關節脫臼
受到外力撞擊,導致關節無法維持在正確的位置上且失去穩定性,稱之為脫臼。
輕微的脫臼,施予復位手法後需加以固定(石膏或貼紮)以及休息,待周邊韌帶與組織修復即可恢復功能性;嚴重的脫臼有時候則必須利用外科手術才能解決。
足踝肌腱損傷好發部位如下
- 腓長/腓短肌腱損傷:腳踝內翻所造成的扭傷,除了傷害到關節韌帶外,往往合併腓長/腓短肌腱損傷,疼痛的位置於外踝的下方或後方,有別於踝外側韌帶疼痛。
- 阿肌里斯腱損傷:從高處跌落或突然承受來自於外在拉扯的力量,造成拉肌里斯腱損傷,有別於小腿肌肉拉傷。
- 屈趾/伸趾肌腱損傷:常見於前足踢到尖硬的物體或重複性的踢球動作,肌腱因承受不了外來的壓力而損傷。
肌腱損傷分三級
- 肌腱拉傷:外觀無明顯紅腫,在用力的時候會有疼痛或無力感。
- 肌腱局部撕裂Partial Tear:常合併有周邊微血管的破裂,關節作動時無法達到最終角度,除了無法做出動作外,損傷的肌腱受到拉扯時會有劇烈疼痛感。須妥善的固定與休息,讓肌腱慢慢修復回復功能。
- 肌腱完全斷裂Rupture:造成外觀明顯的異常,關節完全無法活動,常合併有嚴重的血腫,斷裂的肌腱須藉助外科手術與以接回,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復健才能回到運動場或工作崗位上。簡易自我檢查法 : 用手抓握固定蹠骨(腳掌), 所有腳趾用力往上翹, 看最後那根是否與其他四根有相同的背屈曲動作, 若"完全"沒有, 肌腱八成是斷裂了。
足部具有兩個重要的足弓,即縱弓及橫弓。縱弓從足跟一直延伸到五根蹠骨的遠端,而足底筋膜為維繫縱弓的主要構造。足底筋膜炎為慢性運動傷害的一種,臨床上患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往往合併有足部生物力學異常的問題(扁平足、外翻足、高弓足等),由生物力學的觀點看來,距下關節(Subtalar Joint)過度外翻會造成足弓低下,連帶拉扯足底筋膜,造成發炎的結果。而高弓足的患者,因為足底筋膜比一般人緊繃、缺乏吸震的效果,長年下來也會因為疲乏而疼痛發炎。
臨床上,足底筋膜的觸診結果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常見下列三種狀況
足底筋膜與跟骨交接點內側疼痛:
大多發現於外翻足的患者,內側的筋膜因足外翻而長期受到拉扯。病患常抱怨起床或久坐後剛起身走路時感到不舒服,過了大約五分鐘後症狀消失。此外,長時間站立於尖硬地面上也會覺得疼痛。
足底筋膜與跟骨交接點中間及外側部位疼痛:
足跟著陸期heel strike過度的腳板外側先著地,會導致地面給予足部過大的反作用力而傷害到偏外側的筋膜,這類病患鞋子的外側常有過度的磨損情況。
足底筋膜偏足弓附近疼痛:
常見於高弓足病患,高弓足的足弓減震能力差,無法有效分散來自於身體的重量,導致筋膜一再承受壓力而損傷。
膝關節
膝關節的四條主要韌帶,它們的功能如下 :
前十字韌帶(ACL):防止脛骨前移
後十字韌帶(PCL):防止脛骨後移
外側副韌帶(LCL):防止膝部內翻
內側副韌帶(MCL):防止膝部外翻
扭傷的程度一般可分為三級
l 輕度: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會有疼痛感,外觀沒有明顯的改變。
l 中度:韌帶大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
l 重度:韌帶完全斷裂,關節失去支撐造成不穩定的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前十字韌帶斷裂時,典型症狀為:上下樓梯不穩、走路時腳無力跑步時無法減速或急轉彎,但平常並不會感到明顯的疼痛。後十字韌帶斷裂最主要的症狀是平時膝部就有疼痛的現象。
十字韌帶的功能
十字韌帶是結構很堅韌的構造,由解剖學上十字韌帶的走向可知:前十字韌帶的功能主要是維持膝關節的穩定,在運動時避免脛骨過度前移;後十字韌帶相反的,則避免脛骨過度後移。運動中的激烈跳躍或者急停動作都會增加十字韌帶的負擔。
十字韌帶損傷檢查方法
臨床上,關節鏡檢查為最準確的方法;除此之外,因為十字韌帶為於關節內,不容易觸診,因此我們常藉由以下檢查可以作初步的判斷:
前十字韌帶:採「前拉徵象」來測試。其做法為:請病人平躺,屈膝九十度,雙足固定於床板上,檢查者雙手扣住病患膝部,並將脛骨往前拉動,若有不正常前移現象,即可懷疑為前十字韌帶損傷。
後十字韌帶:採「後壓徵象」方法來測試。請病人仰臥,膝維持於微曲,雙足固定於床面上,檢查者雙手扣住病患膝部,並將脛骨往後推動,若有不正常前移現象,即可懷疑為後十字韌帶損傷。
治療原則
輕微的損傷藉由保守療法(物理治療、手法治療、外敷中草藥)配合適當的休息就可以讓韌帶復原的相當不錯,必要的時候還是得輔以護具或肌內效貼布加以支撐與固定,避免造成二度傷害。若韌帶撕裂伴隨游離端導致疼痛,必須接受關節鏡處理;完全的斷裂則必須考慮進行手術,進行韌帶重建術。
許多的運動員也常為十字韌帶斷裂的問題所困擾,除了進行韌帶重建之外,肌肉的強化訓練也是可行的替代方式。舉前十字韌帶的例子來說:前十字韌帶斷裂導致防止脛骨過度往前位移的機轉受到破壞,但藉由強化訓練腿後肌群的方式,亦可以取代部分前十字韌帶原本的功能,除了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之外,甚至有回到運動場上繼續競賽的可能性。
治療原則應考慮斷裂程度、關節穩定情形、有無併發症,關節活動度,病人年紀、平常活動能力、臨床症狀、病人的期望與需求等因素,經過通盤的考量與評估之後,再來決定保守治療或進行手術。
內/外側副韌帶損傷
內/外側副韌帶分別位於膝關節的內/外側,很容易就可以藉由觸診確立診斷。副韌帶損傷往往伴隨著十字韌帶以及半月板的傷害,但治療起來遠比前述兩者容易得多。輕微的損傷保守療法(物理治療、手法治療、外敷中草藥)配合適當的休息就可以讓韌帶復原的相當不錯,必要的時候還是得輔以護具或肌內效貼布加以支撐與固定,避免造成二度傷害。
外側副韌帶損傷的症狀,往往容易與髂脛束症候群混淆,臨床診斷上應特別注意。除此之外,內側副韌帶的慢性疼痛,亦應該往評估長短腳或單側外翻足的可能性,若確認為生物力學構造異常,應儘早配合矯正鞋墊(功能性鞋墊)治療為宜。
半月軟骨屬纖維性軟骨,位於膝關節內,介於股骨髁-脛骨交界平臺上,內外各一,俯瞰形狀似弦月因而得名,有內(大C型)、外側半月板(O型),外緣較厚,且外三分之一血液營養供應較為充足,其餘靠關節液滋養;半月板負有膝關節穩定、吸震、潤滑,以及傳輸體重負載功能。
半月軟骨損害多半發生在關節扭轉或蹲踞同時,受到強大外力衝擊所致,男多於女,受傷的徵兆包括:疼痛、腫脹、及關節線觸痛。因半月板本身無痛覺,所以觸痛為周邊組織受到壓迫或發炎所引起,若發生嚴重撕裂分離時,會有劇痛、喀喀聲、關節卡住鎖死影響蹲距功能等現象;作急停或扭轉動作時,膝關節會感到不穩定、軟腳的現象。
半月板損傷檢查方法
臨床上,關節鏡檢查為最準確的方法;除此之外,藉由下列理學檢查可以作初步的判斷:
傷者接受臨床檢查時,如膝關節受壓和被扭曲(麥克默里測試),便會感到痛楚,並可能感到或聽到「卡塔」之聲。此外,如膝關節負荷過重,便會出現腫脹和痛楚加劇的典型徵狀 。
治療原則
輕微的損傷藉由保守療法(物理治療、手法治療、外敷中草藥)配合適當的休息就可以讓半月板復原的相當不錯,必要的時候還是得輔以護具或肌內效貼布加以支撐與固定,避免造成二度傷害。若半月板撕裂或破裂伴隨游離端導致疼痛,必須接受關節鏡修補或切除術處理,採用哪種治療方法和是否需要接受手術,需視半月板撕裂的方式和嚴重程度而定 。
由字面上的意義看來,髕股關節功能性障礙發生在髕骨(膝蓋骨)與股骨之間的關節面。當膝蓋彎曲或伸直時,髕骨在股骨內外髁中間的凹槽內上下移動,扮演滑輪的角色,協助股四頭肌作出動作。髕股關節功能性障礙發生在下列兩種情況:
髕骨下關節面承受過度壓力
髕骨無法於正確軌道內運行
以上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臏骨下關節面軟骨的磨損, 造成炎症和疼痛。
髕骨無法於正確軌道內運行的情況一般認為與以下三種因素有關:
1. 股內側肌VMO肌力不足:股內側肌肌力不足直接減少髕骨內側的支撐力(見圖),導致髕骨往外移位的結果。
2. 髂脛束Iliotibial Bend過度緊繃:膝關節外側緊繃的髂脛束,造成髕骨往外的拉扯力增強,導致等同於股內側肌肌力不足而髕骨外移的結果。
3. 下肢生物力學Biomechanical異常:除了明顯的足部外翻、內旋足、膝外翻等生物力學異常現象之外,近年來的研究,也已慢慢把上述兩種原因也歸咎於潛在的生物力學問題。
髕骨下關節面承受過度壓力的原因,一般認為與股四頭肌的緊繃有關。許多運動員致力於重量訓練,提升股四頭肌的肌力,卻往往忽略運動後的伸展牽拉運動,導致股四頭肌緊繃而將髕骨往下壓迫,長時下來便增加了下關節面軟骨磨耗的風險(即所謂的髕骨軟化症)。
治療原則
急性期著重炎症(紅腫熱痛)的控制與處理:藉由物理治療以及外敷中藥可以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必要的時候應配合口服藥物介入。
股內側肌VMO肌力強化訓練:(需經過評估後擬定運動頻率/強度)
1. 靠壁坐姿訓練:膝關節維持在20-30 度彎曲的位置,採半蹲姿勢背靠牆壁,兩膝之間用力夾住擠壓一個軟硬適中的球(韻律球或排球),如此一來可以誘發出股內側肌的強力收縮。
2. 側步上階梯:利用高度的變化進行側步上階的動作,此一訓練主要強化關節的穩定度,須等症狀明顯改善後始得實施。
加強髂脛束Iliotibial Band的舒展:髂脛束是非常強韌的構造,除了藉助臨床手法、深層震動槍Slacking Gun等方法處理之外,平常運的熱身與收操伸展動作更顯得重要,一般建議這樣的動作每一次應至少持續30秒以上才能收到效果。
功能性鞋墊導正人體重力線分布:足部就如同建築物的地基一樣,若地基歪斜,樹幹也會跟著傾倒。下肢生物力學的問題也是相同的道理,臨床上經過審慎的評估之後,可以給予功能性鞋墊來導正人體的重力線,免去膝關節長期不平衡所導致的損耗。
輔助治療:肌內效貼布Kinesio Tex以及膝護具,可於活動時提供髕骨需要的保護與支撐,將髕骨限制於正確的軌道內運行。
膝關節皺褶為正常的解剖構造,一般滑液關節囊都會有這樣的構造,正常的情況下並不會造成疼痛。膝關節有四個皺褶組織,其中以內側皺褶medial plica最容易發生問題。
膝關節皺褶病變好發於長跑、自行車、階梯運動等這些必須重覆彎曲-伸直膝蓋的運動員,但也常於交通事故的患者身上發現。膝關節皺褶病變起因於長期與關節軟骨相互摩擦,引起炎性反應(滑液囊發炎、膝關節腫脹),影響到關節功能性表現;長時間炎症無法解除會造成皺褶纖維化及增厚,甚至導致關節軟骨之磨損與退化。
臨床理學檢查可發現膝關節有局部性的壓痛,膝關節彎曲時,會感覺到有喀喀聲響出現。另外,將髕骨推往外側時,會因為內側皺褶的張力變大,而誘發出更明顯的症狀。
相對於股四頭肌肌腱炎,髕骨肌腱炎的疼痛區域位於髕骨下緣,起因於需要頻繁跳躍或隨時變換前進方向的運動,例如籃球、排球等。舉跳躍動作為例,髕骨肌腱在著地期扮演著膝關節吸震、煞車、以及穩定的重要角色;一再重覆的跳躍動作,導致髕骨肌腱承受莫大的壓力,終究導致肌腱損傷的結果。
常見症狀
l 髕骨下緣可觸診到痛點
l 患側髕骨肌腱明顯較健側腫脹
l 股四頭肌用力收縮時誘發出疼痛
l 運動中/後感覺膝蓋僵硬或酸痛
l 往往併發股內側肌或小腿肌肉無力的現象
由解剖位置看來,髂脛束ITB位於大腿外側,起始於臀部,終止於脛骨;主要的功能為伸直膝關節以及髖關節的外展。
髂脛束肌腱炎又稱為跑者膝Runners Knee,由於好發於田徑選手因而得名。當髂脛束橫越膝關節時,肌腱必須通過股骨外髁,長跑選手的運動型態,讓膝關節於20~30的度間重覆動作,恰巧增加肌腱磨耗的風險性。
常見症狀
l 股骨外髁附近疼痛
l 跑步使症狀加劇,尤其下坡時更為明顯
l 往往合併髖外展肌力減弱的現象
l 髂脛束延展性不足
l 在臀部區域可以發現到激痛點Trigger Point
髖/大小腿
小腿肌肉發生急速收縮卻無法放鬆的情況,稱之為抽筋。抽筋若無法及時解除,肌肉會因為長時間痙攣而損傷,造成拉傷的結果。
抽筋會造成劇烈疼痛,並立即影響到活動的能力;抽筋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後與任何年紀,但常見於超過五十歲的民眾。
一般而言,發生抽筋的可能原因如下:
l 脫水(尤其在炎熱的氣候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
l 鉀離子/鈉離子/鈣離子等電解質不均衡
l 過度疲勞或緊張
l 肌肉本身過度緊繃
l 局部循環不良
l 服用藥物
運動場上的抽筋,一般認為與過度炎熱及精神緊張有關。
小腿抽筋處理原則:
l 立即休息
l 施予運動按摩手法或關節伸展(如右圖),讓緊繃的肌肉恢復彈性,一般輕微的抽筋肌緊急處理,大都可以立即回到運動場上。
l 若嚴重的抽筋已經造成肌肉損傷,應已處理肌肉拉傷的方法持續治療。
l 必要的時候,使用肌內效貼布支撐分散肌肉的壓力。
小腿後側的比目魚肌與腓腸肌在活動過程中,因為柔軟度不足(未充分熱身伸展)、不正常的收縮、或協調性不良,導致肌纖維受到拉扯受傷或甚至斷裂的現象。
拉傷的程度可分為三級
l 輕度:肌肉有一小部分的肌纖維撕裂,肌肉少量出血,在肌肉用力時或按壓患部時,才會引起疼痛,外觀並無特殊異常。
l 中度:肌肉有相當多的肌纖維斷裂,併發血腫現象,受傷肌肉其肌力減弱、功能性受到限制,外觀腫大。
l 重度:指肌肉的肌纖維全部斷裂,常發生於肌肉與肌腱的交合處。此時肌肉完全失去功能,患部大量內出血,斷裂的肌肉縮至兩端點處,但斷裂的部位會凹陷下去。
小腿骨折分為開放性骨折以及閉鎖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骨折的部位碰觸到體外,亦稱開放性骨折。因為接觸到皮膚上和的環境中的細菌,一般都需要抗生素治療。
閉鎖性骨折:指骨折的部位並沒有與人體外部接觸,亦稱為閉合性骨折,大部份採保守的外部固定治療即可逐漸癒合。其受感染的機會很彽。常見跟骨因為撞擊到堅硬物體而骨折。
疲勞性骨折:因為骨頭承受不了壓力,而且沒有適度休息的時間以回覆,因此造成了結構性的小裂痕;這樣子的裂痕,並不會造成折斷與移位,但只要每一次運動稍微激烈一點,便會產生劇烈疼痛,直接影響到運動場上的表現,這樣子的傷害,大都發生在訓練份量很重的人,例如馬拉松的跑者、職業足球或田徑選手。小腿常見的疲勞性骨折部位為脛骨骨折,X光檢查報告可能發現微小裂縫或是正常。
骨頭本身沒有神經,但骨頭外部的骨膜則有密集的神經,因此骨折時會有嚴重的疼痛。並可併發內出血、腫脹、和周圍神經、動靜脈的壓迫及損傷。
脛骨前側疼痛Anterior Shin Splints
脛前肌tibialis anterior的主要功能是踝關節背屈,在走路與跑步的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脛前肌的過度使用導致肌肉以及肌腱的位置產生疼痛,嚴重的時候甚至會有腫脹的現象。除此之外,脛骨因為長時間承受過度扭轉壓力,所導致的慢性骨膜發炎,亦為脛前側痛的原因之一。
治療原則:
l 一般由疼痛的位置即可診斷出來,必要的時候應藉由X光等排除脛骨疲勞性骨折的可能性。
l 一般認為造成脛前側痛的原因為長期承受異常機械力所導致,建議進行足部生物力學評估,釐清足部問題的可能性。
l 急性疼痛可以冰敷緩解症狀,運動時則可運用肌內效貼布支持分散肌肉所承受的壓力,若確認為足部問題,量製功能性鞋墊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脛骨後側疼痛Posterior Shin Splints
脛骨後側痛較前側痛來得少見,一般與脛後肌tibialis posterior機能失調有關,此外亦有相當多比例的患者合併有扁平足或足外翻的現象。
鼠膝部拉傷起因於大腿內收肌群或髂腰肌受到強烈拉扯(例如劈腿動作),這樣的劇烈疼痛往往造成髖關節活動功能的障礙,影響到運動場上的正常表現;華裔溜冰皇后「關穎珊」便曾因鼠膝部拉傷而痛失冬季奧運資格賽參賽資格。
鼠膝部拉傷所引發的疼痛應與骨盆腔發炎、尿道結石以及鼠膝部淋巴瘤加以鑑別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股四頭肌Quadriceps包含大腿前側的股直肌(Rectus femoris)、股外側肌(Vastus Lateralis)、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以及股中間肌(Vastus intermedius)。股四頭肌收縮時主要作出膝伸直以及髖屈曲的動作。
股四頭肌拉傷起因於運動前的熱身不足就進行爆發性的動作,例如:跑步的加速或衝刺,運動員感到大腿前側突然啪的一聲或撕裂的感覺。典型症狀為伸直膝蓋膝或大腿往後拉時大腿前側疼痛,且有局部觸痛及腫脹的現象。
腿後肌Hamstring包含大腿後側的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以及半膜肌Semimembranosus。腿後肌收縮時主要作出膝屈曲以及髖後伸的動作。
上/下背部
背肌泛指位於脊椎後側的肌肉,除了維持人體姿勢最重要的豎脊肌spinal erectors 之外,尚包含闊背肌、斜方肌、腰方肌…等等。這些肌群提供脊椎後側支撐的力量,尤其在運動的時候,扮演穩定及協調的重要角色。因此,當背肌拉傷時,往往造成相當程度的功能障礙,例如:無法繼續於運動場上競賽,或無法回到工作崗位。
椎間盤位於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構造像一圓盤狀,中心部分則是像果凍的膠狀物,含有豐富的水分,周圍包圍著一層又一層的彈性纖維組織,目的在於吸收緩衝來自於身體的重量與壓力。其椎間盤髓核的水分會因年齡增長而減少,故彈性纖維組織會漸漸失去彈性,通常腰椎間盤突出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所引起。好發部位為腰椎第四節與第五節或第五節與薦椎之間(即L4-5與L5-S1)。而容易發生的年齡有二個時期︰一個是在20--30歲,另一個則是40--50歲。
找出造成下背痛的確切原因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除了牽涉到治療計畫的擬定之外,更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臨床上,我們會蒐集整合以下三方面資訊,作為椎間盤突出的診斷依據:
l 病患病史及主訴:透過檢視病患的病史以及詳細的問診,例如受傷的記憶、痛的型態/感覺/位置、哪些姿勢會使疼痛加劇或緩解….等等資訊,都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的判斷依據。
l 理學檢查:看診的過程中,往往會看到醫師拿著反射錘檢查神經受到壓迫的狀況、搬動下肢檢查神經張力是否昇高、肌力測試肌肉是否已經開始變得沒力….等等,這些特殊檢查結果可以幫助我們拼湊出,你的椎間盤是否真的出現了問題。
l 放射線診斷工具佐證:必要的時候,核磁共振MRI / 斷層掃描CT等診斷工具可以更清楚地顯現出椎間盤突出的樣子,以及它以何種型態壓迫著神經。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造影檢查並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唯一依據,因為造影檢查的異常發現有時候往往與病患的疼痛沒有直接的關係;然而,對於某些嚴重的椎間盤突出患者而言,造影檢查卻是擬定外科手術計畫的重要資訊來源。
椎間盤突出HIVD與椎間盤退化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的差異
l 椎間盤突出在X光片上不會有特別的發現,疼痛大都起因於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導致像做骨神經痛的症狀,也就是所謂的放射痛radicular pain。
l 椎間盤退化性疾病在X光片上可以清楚地發現,椎體與椎體之間的距離明顯地變窄,疼痛的位置大多侷限於腰椎附近,也就是所謂的axial pain。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l 大約有90%的腰椎椎間盤突出發生在L4-L5以及L5-S1的位置,並且壓迫到L5及S1神經根,造成腿部酸麻痛,也就是所謂的坐骨神經痛。
l L4-L5椎間盤突出最常壓迫到L5神經根,除了一般坐骨神經痛症狀外,亦有可能產生大拇指與腳掌背屈無力、足部背側酸麻等症狀。
l L5-S1椎間盤突出最常壓迫到S1神經根,除了一般坐骨神經痛症狀外,亦有可能腳底或足部外側酸麻、甚至無法墊起腳尖等症狀。治療原則
輕微的椎間盤突出藉由保守療法(物理治療的電熱療、牽引等)即可以有不錯的效果,某些特殊情況下,施予整椎手法,藉由快速的扭轉脊椎韌帶,可以迅速地把椎間盤推回去,迅速解除神經根受到壓迫的症狀。若長期伴隨劇烈疼痛,甚至引發肌肉萎縮無力,則必須進一步評估外科手術的必要性。
脊椎關節面功能失調即所謂的脊椎錯位,指椎體無法在正確的位置上動作。
急性錯位一般為外力撞擊或突然扭轉閃挫所造成,往往合併軟組織損傷;慢性錯位則因為肌肉過度疲勞、睡眠體位不正、或長期姿勢不良所導致。
錯位與一般肌肉損傷的酸痛最大差異在於:肌肉損傷一般受到牽拉或收縮時,才會產生酸痛;而典型的錯位,不管往哪個方向轉動,痛點都集中單側的某一特定部位。
背部脊椎錯位最常發生於腰椎,典型症狀為腰部前彎/後傾或左右旋轉動作受限,有牽拉疼痛感,嚴重的時候身體向一側歪斜,且腰部有明顯壓痛點,嚴重的話甚至造成臀部或大腿酸麻。
胸椎與十二對肋骨、胸骨架構出胸擴,與呼吸動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胸椎發生錯位時,經常合併兩側肩胛骨間疼痛、胸悶、無法深呼吸的症狀,且手臂上抬可能引發出上背疼痛。
處理原則
關節錯位無法經由X光診斷,必須經由豐富的臨床觸診經驗加以確認,一般的錯位以理筋手法鬆弛緊繃的筋肉之後,針對錯位的椎體加以整復,就能迅速改善症狀。值得一提的是,脊椎的錯位應僅早處理,避免長久下來不正常的動作型態,導致脊椎側彎的結果。
脊椎骨主要扮演支撐身體重量以及保護脊髓的角色,脊椎骨折的發生有可能是單純性骨折、移位,也有可能伴隨著嚴重的脊髓損傷,傷害程度不同應有不同的處理原則。
運動場上的胸椎與腰椎的骨折常起因於高處跌落、或脊椎直接激烈碰撞地面所致;除此之外,在台灣每年約有六萬人因為骨質舒鬆造成壓迫性骨折。
脊椎骨折可以藉由X光檢查診斷,CT及MRI是用於評估脊柱週遭軟組織損傷的程度。
若患者有以下情形,應懷疑脊椎骨折的可能性,務必等專業人員來處理,以避免因逕行搬動造成二次傷害:
l 從高處落下
l 腳的知覺或活動力異常
l 呼吸困難
l 引起意識不清
l 軀幹外觀明顯扭曲變形
l 身體後側有明顯傷口
治療原則
l 輕微的脊椎骨折使用背架支撐固定並採保守療法即可,脊椎骨折後往往會相當疼痛,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才能康復,然而長時間的休息與臥床,卻也容易使背部及腹部肌肉因缺乏運動而萎縮,值得注意。
l 骨折導致脊柱失去穩定性,甚至嚴重壓迫到神經時,需考慮外科手術的必要性。
瞭解坐骨神經痛Sciatica
坐骨神經痛經常被拿來與腿痛、腰酸和其它症狀劃上等號,甚至許多人認為他們能遵循其他人的經驗來自我解除痛苦。以下我們將針對長久以來,國人對於坐骨神經痛的錯誤認知一一解釋, 讓您充分地瞭解坐骨神經痛的成因為何,而其中又有哪些緊急徵兆是需要特別謹慎注意的。
錯誤認知: 坐骨神經痛是造成疼痛的診斷
真相: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症狀, 不是診斷
坐骨神經痛起因於腰椎神經根受到其它脊椎結構壓迫, 所導致下背部疼痛, 有時候疼痛也會表現在單側臀部以及腿部的後面或側面,神經壓迫的位置通常發生在脊椎的L5 或S1附近。很多患者因為腿部酸麻痛痛而誤以為問題來自於腿部本身,這是因為支配腿部的神經源自於腰椎,而大腦卻無法針對壓迫點確切判斷的緣故。
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的原因如下:
椎間盤退化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腰椎滑脫症Spondylolisthesis
腰部半脫位Lumbar subluxation
其他原因:雖然較不共同比那些上述列出了得, 那裡是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和要求治療的幾個其它情況。 例如, 有脊髓腫瘤或傳染的患者應該立刻尋求幫助。
錯誤認知: 坐骨神經痛症狀每個人皆相同
真相: 坐骨神經痛經驗是因人而異的
坐骨神經痛的位置可能發生在下背部、腿部後面/側面,有時甚至跨過踝關節影響足部。感覺包括痛、麻、燒灼或多刺的感覺,通常只在身體的一邊,根據神經根的壓迫點不同,患者會感覺到不同類型的疼痛;有些人覺得疼痛是可以忍受且斷斷續續的,有些人卻形容他的症狀一發不可收拾、完全擾亂了生活坐息。至於恢復的狀情況,則沒有一定的規則;一般相信與患者的年齡以及致病機轉相關。
錯誤認知: 坐骨神經痛不會導致永久損傷
真相: 嚴重的損傷及後遺症可能發生(雖然罕見)
在大多數情況下,神經損傷並非永久性的,只要壓破迫的因素解除,神經即可慢慢修復回復健康狀態。但是,以下一些特殊狀況則意謂神經可能受到嚴重損害,必須立即就醫接受完整醫療照顧:患者感到腿部麻木甚至迅速失去力量、肌肉外觀明顯萎縮、腿部失去知覺、腸蠕動異常或急性膀胱功能障礙。
錯誤認知: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真相: 坐骨神經痛的起因並非因為基因遺傳
坐骨神經痛是腰椎老化或受到傷害所導致的結果,基因上並不傳遞這些症狀。
錯誤認知:黎狀肌問題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
真相: 黎狀肌綜合症狀感覺像坐骨神經痛但致病機轉不同
黎狀肌Piriformis 綜合症狀與坐骨神經痛往往被拿來相提並論,因為患者的描述極為類似。由解剖學的構造看來,腰椎神經根匯集成坐骨神經後,往下在臀部會穿過黎狀肌附近的通道,若黎狀肌因為各種原因(外傷、姿勢症候群、拉傷等)而僵硬、腫脹或發炎,這時候就就有可能壓迫神經,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兩者之間的不同是:坐骨神經痛起因於腰椎的神經根壓迫,而黎狀肌綜合症源自於黎狀肌本身的病灶;因此臨床治療策略上,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性。
坐骨神經痛治療原則:
l 藥物治療:NSAIDs、類固醇等消炎鎮痛藥物。
l 物理治療:冷/熱療、電療、腰椎牽引、肌肉按摩等。
l 整椎手法治療:適度的整椎可調整腰椎椎體相對位置,解除神經根壓迫點的壓力。
l 運動治療:低衝擊性的有氧運動、核心肌群強化訓練。
l 手術治療:若保守療法無顯著療效,應考慮手術治療,直接解除神經根壓迫。
薦髂關節是身體的大關節之ㄧ,屬於微動關節。這個關節會發生的運動是滑動,傾斜和旋轉的結合。
薦腸關節機能失調症SI Joint Dysfunction最常發生的原因為跌倒所致,坐骨承受來自於地面的強力撞擊,導致該側健腸關節產生扭曲旋轉,輕則扭傷週遭關節韌帶,重則影響到該關節的正常活動度。除此之外,婦女的生產過程也常常被認為是造成薦腸關節機能失調的原因之一。
若沒有特定的損傷病史,這時候就必須往薦腸關節的上或下尋找問題了。往上檢查是否有明顯的脊椎側彎,往下評估是否有長短腳還是外翻足。長短腳與單側外翻足有可能導致單側薦腸關節活動度異常,雙側嚴重的外翻足則有造成雙側薦腸關節機能失調的結果。
薦腸關節機能失調藉由手法治療或整脊可以達到顯著的效果,然而若是構造性的長短腳就必須以功能性鞋墊積極介入,避免薦腸關節繼續承受不正常的壓力。
肩/肘/腕關節
旋轉肌群包含了棘上肌(Supraspinatus)、棘下肌(Infraspinatus)、小圓肌(Teres minor)、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與三角肌協同運作,讓環肩帶得以做出複雜的三度空間動作;旋轉肌群的損傷,直接影響到肩關節的穩定度,進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礙。
引起肩旋轉肌腱炎的原因眾多:外力撞擊或跌扭傷、過多的上舉動作或搬運重物、重覆投擲動作、或是肌腱本身過度使用導致發炎及退化等等;其中對於手臂動作相當頻繁的運動選手(棒球、排球、羽毛球等)來說,旋轉肌肌腱炎的情況最為普遍,若未處置得宜,肌腱斷裂將導致上臂無法順利舉起,整個肩膀肌群也可能因此而萎縮。臨床上發現,很多業餘的運動選手,過度從事胸肌以及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卻忽略了強化肩胛穩定肌群(肩胛內收肌、闊背肌、前鋸肌等),試想:若這些肌肉無法扮演好穩定協調肩胛動作的角色,那麼重的手臂又怎麼可能以肩胛為基礎,做出流暢的動作、發揮最大的效能呢?運動的目的還沒達到,肩帶早已疼痛不堪了。針對這樣的患者,只要針對肩胛穩定肌群加以強化訓練、修正不當的運動姿勢(技巧的改變),症狀自然就可以改善了。
肌腱炎的程度可分為三級
輕度:肌腱有一小部分的肌纖維撕裂,在肌肉用力時或按壓患部時,才會引起疼痛,外觀並無特殊異常。
中度:肌腱有相當多的纖維斷裂,併發血腫現象,受傷肌肉其肌力減弱、功能性受到限制,外觀可能有腫脹現象。
重度:指肌腱全部斷裂,此時肌肉完全失去功能,無法做出自主性動作,斷裂的肌腱縮至兩端點處。
預防及治療原則
運動前應熱身,充分伸展維持肌肉柔軟度。
應有計畫性地進行肌力強化及協調穩定訓練。
糾正不正確的運動姿勢,避免肩夾擊症引發肌腱損傷。
急性肌腱炎應適度休息,利用外敷中藥、手法治療加以處置,必要時輔以肌內效貼紮協助肌肉僅早回復功能。
慢性肌腱炎可利用震動治療槍,破壞陳舊的疤痕組織,促使組織活化再生。
鎖骨與肩峰下方,喙突及肩胛骨上方有一小空間,是棘上肌所通過的空間,所謂的夾擊症候群就是發生在此。夾擊症的典型症狀為痛弧(painful arc),角度介於70-120度,也就是說在70-120度之間的外展動作會產生疼痛,過了這個範圍就不會了,所以患者通常是抱怨在手舉高時會痛。
常見到羽球、排球、棒壘球等選手為夾擊症所苦,因為這些運動手臂往往必須過肩做出揮擊或投擲的動作,這會增加棘上肌磨耗損傷的機會。我們發現,很多業餘的運動選手,過度從事胸肌以及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卻忽略了強化肩胛穩定肌群(肩胛內收肌、闊背肌、前鋸肌等),試想:若這些肌肉無法扮演好穩定協調肩胛動作的角色,那麼重的手臂又怎麼可能以肩胛為基礎,做出流暢的動作、發揮最大的效能呢?
臨床上,很多棒球投手為了提升球速而奮力一擲,結果球速沒增加多少,肩帶到是越來越痛,經過評估為姿勢症候群導致肩夾擊症,施予肩胛肌群穩定強化訓練之後,疼痛明顯減輕,球速自然也就飆上去了;此為姿勢不良導致肩夾擊症最明顯的例子。
肩關節夾擊症的可能因素
- 肩峰斜角異常導致空間狹小。
- 肱骨粗隆太大,使得肩關節做外展動作時和容易與肩峰產生摩擦。
- 姿勢不良所導致:臨床上,絕大多數的夾擊症患者合併有姿勢不良症候群;例如:駝背、頭部過度前移、肌肉失調(胸肌緊繃、肩胛內收肌群無力)等。
症狀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炎,治療目的在降低疼痛及腫脹,第二階段包括了受到夾擊的肌腱有纖維化的現象,夜晚休息時比日間活動更痛,治療主要在多從事伸展的運動,恢復組織的柔軟度;第三階段多出現在年紀較長的運動員身上,上面會出現多餘的骨贅或棘上肌肌腱的鈣化,僅能以手術減壓來減輕疼痛。
肩夾擊症的預防重於治療,先天的骨骼異常難以改變,但藉由肌肉的訓練改善姿勢是絕對必要的,提供肌腱足夠的活動空間,疼痛自然改善許多。
什麼叫做五十肩?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Frozen Shoulder),學名為肩關節滑液囊粘黏症。肩關節為一滑液關節,關節腔內富含關節囊液,具有潤滑的作用;當因為某些原因而造成關關節囊液流失或關節韌帶粘黏,即產生五十肩的症狀。五十肩因好發於五十歲的年齡族群,因此而得名;臨床上,肩關節肌腱損傷若未處置得宜,也有導致次發性五十肩的可能性。
造成五十肩的原因?
肩關節週遭之韌帶、肌腱或肌肉扭傷或挫傷:這類病患如無妥善治療,易因長期肩關節不當代償性活動而併發五十肩。
肩關節長時間不活動:上肢因為打石膏、或其他內、外固定等外科手術,造成關節長時間不能活動。
不明原因:目前臨床上仍有許多不明原因所引發之五十肩病例。
五十肩的症狀?
第一期:肩關節休息與活動時都會有急性類似發炎的疼痛,不過關節活動度正常。
第二期:肩關節休息與活動時都會疼痛,關節活動度開始受到影響。
第三期:活動時才會有疼痛感,關節活動度受限情況日趨惡化。
第四期:關節拉扯到的時候才會產生疼痛,不過關節囊已經粘黏得非常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洗澡擦背或女性穿著內衣等)。
治療方式
短波、磁波、超音波等深層熱療或熱敷:熱療對於已經受損的關節韌帶或週遭的肌腱具有修復與軟化的作用。
向量干擾電刺或與其他電療:電療可以消腫去瘀,且具迅速緩解疼痛的功能。
關節鬆動術或其他操作治療:治療師利用徒手的方式,鬆動患者已經粘粘的關節囊,恢復已經受限的活動度。
神經鬆動術:患者因疼痛而造成肩關節長時間的不活動,易造成上肢的周邊神經緊繃。神經鬆動術可以降低神經的張力,減緩疼痛感。
運動治療及居家治療性運動:運動可以促進關節囊液以及週遭軟組織的循環,更可以加速關節活動度的回復。正確的運動治療比起使用熱療電療等儀器,更具有迅速又持久的療效。
肱骨頭受到外力拉扯而脫離了它原來的位置,即稱之為肩脫臼。
運動損傷性肩脫臼的特徵
有外傷史,患處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喪失,有時可合併血管和神經損傷。
外觀有明顯的畸形,肩部的曲線消失,形成方肩畸形等。
脫臼後骨頭被關節囊、韌帶卡住並伴隨肌肉痙孿,患肢被固定在半外展位置動彈不得。
觸診關節盂所在部位摸不到肱骨頭,卻在鎖骨下(胸前上方)或腋窩處觸摸得到。
典型的關節脫位症狀特徵明顯,患者大都會及時赴醫院攝X光片檢查,診斷不難,並能得到適當復位以及後續處理。但是在臨床上也有一些患者因損傷較輕,僅發生關節不完全脫位或者半脫位而被忽略,導致延誤治療。
有些不完全脫位或者半脫位的患者可能在事後活動關節時不經意聽到“啪”的一聲,關節活動得到恢復而以為“沒事了”,這極有可能導致不良後果。因為關節中骨頭雖然已經復位,但不完全脫位和半脫位導致的關節囊和韌帶的損傷是無法即刻恢復的,應固定休息2~3周才能康復。而不適當的過早關節活動可能導致關節囊和韌帶修復受到干擾,導致關節囊鬆弛,變成習慣性脫臼,正常活動關節時範圍稍過大即反復發作,那就更糟糕了。
一般肩關節脫臼復位之後,需要將近一個月的休養期與運動物理治療才能使受傷的組織完全癒合。
骨感美人的標準定義,是指擁有一副漂亮的鎖骨(俗稱扁擔骨),這也是陳小姐(化名)平日最引以為傲之處。然而,由於遭到機車騎士搶奪皮包,不幸造成陳小姐鎖骨骨折。受傷以來,陳小姐必須時時以右手儘可能地保護著吊著三角巾的左手臂,避免因晃動而產生疼痛感,而且,左側傷肩已對她的日常生活和情緒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鎖骨是連接胸骨與肩胛骨的骨頭,左右各一,它們在搶劫案件中,常扮演受害人受傷(骨折)的苦命角色,也是日後造成肩關節功能受損的重要因素之一。鎖骨所扮演的重要性,可先從與肩部的關係(解剖相關位置)一窺究竟。
我們的肩膀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動自如,其實要靠許多關節一起運作才可以完成,合稱為「肩關節帶」。肩關節帶的組成,包括有肱骨頭(上臂骨最上端)、肩胛骨(飯匙骨)、鎖骨(扁擔骨)、胸骨(胸部正中央)、肋骨及脊椎(如圖)。骨頭與骨頭相連接的地方為關節,名稱即以庇鄰的骨頭或其特定部位名稱來命名,所以肩關節帶是由五個以上的關節所組成複雜結構。
至於鎖骨,由於形狀特殊:靠近胸骨端往外突出,靠近上臂端往內彎曲,形似曲柄狀傳動軸,因此,鎖骨在肩關節帶可說是扮演著「溝通的橋樑」。舉例來說,「肱骨」(上臂)向上抬起約90度時,「肩峰-鎖骨」關節已抬高到最大角度了(約30度),此時,鎖骨本身開始出現往外旋轉約45度的表現,讓原本外側往內彎曲的一端,因旋轉後被提高了約30度,所以手臂才能高舉超過90度以上到180度。由此可見鎖骨在「肩胛骨」與「肱骨」律動關係中的重要地位了。
一旦鎖骨骨折後,不管是輕微的裂痕、僅需鎖骨固定帶或三角巾處理,或嚴重到必須手術施加內固定或釘子之方式,都至少必須固定休息6周到12周以上。而這段期間,全部肩關節帶的組成關節及其相關的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肉、肌腱、神經及血管等,均會產生重大變化,例如變得僵硬、血液循環不良、延展度不夠、肌肉力量不足甚至萎縮、關節欒縮、以及疼痛等,進而影響手部的正常功能及患者情緒。若連最基本的夾菜、捧碗、甚至洗臉,都無法順利完成,可想而知是多麼令人沮喪的事了!
另外,鎖骨與附近的組織,形成了幾個重要的「三角地帶」,如胸鎖乳突肌、第一肋骨及胸大、小肌等,其中涵蓋多條神經(臂神經叢)及血管(腋動脈)等非常重要的構造。如果骨折未傷及神經或血管,可說是不幸中之大幸,因為鎖骨的內外側、上下端,均分布許多的神經與血管,一旦骨折處形成尖銳鋒利面,那情況一定更嚴重了!
鎖骨骨折患者所承受的種種肩部問題,雖然可視為「次發性五十肩」,但處理方式比起一般的「原發性五十肩」要來得複雜多了。尤其須注意在療程中,血液循環變化、神經感覺異常或麻痛等現象;以及在受傷時,是否在頸椎部位也留下了未曾注意的後遺症,這些都是值得加以評估與觀察的。
網球肘 Tennis Elbow
網球選手好發此一手肘外側疼痛症狀,故取其名。
網球運動必須做出經常性的『反拍擊球』動作,伸腕肌群球擊球瞬間承受強大的反作用力,重覆動作的結果,便導致肱骨和其外髁的總伸腕肌腱附著部位會撕裂傷,也就是所謂的『肱骨外上髁炎』。
臨床上,並非只有網球選手容易發生『肱骨外上髁炎』;羽毛球選手、從事手部工作量較大的作業員、甚至從來沒有打球習慣的的家庭主婦,都是好發網球肘的族群。患者通常抱怨手肘外側疼痛,嚴重的時候會影響到肘關節動作、甚至無法提取物品。嚴重的網球肘可注射可體松到壓痛點;第一次注射的成功率為75%,第二次注射為50%,第三次則為25%。如果注射三次皆未能解除症狀,則應考慮作肱骨部位的伸肌腱鬆解術。
高爾夫球肘 Golf’s Elbow
高爾夫球肘Golf’s Elbow受傷的機轉與網球肘類似,因好發於從事高爾夫球的運動族群而得名。不同於外側疼痛,高爾夫肘起因於肱骨的內髁總屈肌附著部位發生扭傷或裂傷,打高爾夫球時若打到地面上時(挖地瓜),會使症狀加劇,這是其典型的症狀主訴。一般認為,高爾夫球肘的發生與不正確的運動技巧有關。
臨床上,並非只有高爾夫球運動選手容易發生『肱骨內上髁炎』;從事搬運重物的作業員、甚至從來沒有打球習慣的的家庭主婦,亦有發生高爾夫肘的可能性。患者通常抱怨手肘內側疼痛,嚴重的時候會影響到肘關節動作、甚至無法提取物品。嚴重的高爾夫肘可注射可體松到壓痛點;第一次注射的成功率為75%,第二次注射為50%,第三次則為25%。如果注射三次皆未能解除症狀,則應考慮作肱骨部位肌腱鬆解術。
肱三頭肌肌腱損傷(肌腱炎/肌腱斷裂)
三頭肌位於上臂後側,收縮時主要扮演伸直手肘的功能。跌落過程中以手支撐地面、推舉過重物品,往往導致三頭肌肌腱的發炎或斷裂。
三頭肌肌腱炎的典型症狀為:運動或休息時肘後側疼痛/腫脹,以及手肘活動受到限制,且於肌腱的位置可以觸摸到壓痛點。若肌腱完全斷裂,則會喪失肘伸直功能。
肱二頭肌肌腱損傷(肌腱炎/肌腱斷裂)
相對於肱三頭肌,二頭肌位於上臂前側,收縮時主要扮演屈曲手肘的功能。跌落過程中以手支撐地面、搬運拉扯過重物品,往往導致三頭肌肌腱的發炎或斷裂。
二頭肌肌腱炎的典型症狀為:運動或休息時肘前側疼痛/腫脹,以及手肘活動受到限制,且於肌腱的位置可以觸摸到壓痛點。若肌腱完全斷裂,則會喪失肘屈曲功能。
媽媽手常見起因於姿勢不良以及過度使用,好發於必須長時間倚賴手部工作的患者,少部分則為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所遺留下的後遺症。
臨床處置方面,急性疼痛可以藉由口服藥物、局部注射或是物理治療改善;但若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導致疤痕組織異常增生、腱鞘周邊軟組織沾黏,隨之而來的即為功能上的障礙、感覺關節卡卡的、特定角度伸展劇痛,時間一久更有可能合併腕關節錯位;這些『構造上』改變的結果,造成患部血液灌流不足,阻礙組織正常的修復機制,光靠藥物是無法根本解決的,必須藉由機械力來破除沾黏的疤痕組織,諸如深層理筋手法、深層震動槍等等。
除了上述保守療法,若患部外觀已經腫脹、且觸診到僵化的頑強沾黏組織,則可考慮以『骨科體外震波』介入治療;透過專業人員的豐富經驗,把探頭擊發的衝擊波,確實引導到患部,可讓沾黏組織的破除工作更有效率。一般來說,體外震波治療不需麻醉、治療後不須要絕對的休息,可正常工作或進行運動訓練,且鮮少有副作用產生。
骨科體外震波目前未納入健保給付,病患必須自費接受這項治療,若評估為此項治療適應症,莫約三次治療左右即可感受到明顯改善;除此之外,若病患本身手部平常有錯誤的用力姿勢與習慣,亦須一併改正,否則日後很容易有復發的機率。
尺神經壓迫症又名肘隧道症候群,是上肢僅次於腕隧道症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尺神經可能受到壓迫的位置,從肘關節以上10公分,到肘關節以下5公分都有可能,然而最可能的位置是在當尺神經通過肱骨內上踝後面的溝道。這就是所謂的肘隧道,它是在尺側屈腕肌的長頭與短頭肌腱之間,就在皮膚下面的位置。
運動場上的直接撞擊可以引發急性尺神經炎,慢性的尺神經壓迫則大多數是由於長期以肘關節做支撐而導致神經的壓迫受損,或是由於工作的緣故經長將肘關節維持在屈曲的位置。除此之外,部份運動選手因受傷所導致尺神經的不穩定現象,會一直讓尺神經反覆脫位摩擦肘隧道引發慢性神經發炎。
症狀視壓迫的嚴重度而有所不同:早期得的症狀是小指與無名指的麻痺、刺痛,及肘關節內側的酸痛(與高爾夫球肘症狀相似)。麻痺的感覺可以向上放射至肩膀或頸部。若持續惡化,手掌的內側肌肉可能會萎縮無力,甚至影響到日常的活動,例如打開罐子或轉動鑰匙會有困難。
治療原則:
急性疼痛應休息(避免肘彎曲超過90度而拉扯到神經),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
物理治療、外敷中草藥、以及手法治療解除患部腫脹及神經沾粘現象。
運用肌內效貼布Kinesio Tex分散神經壓力。
經過三、四個月的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接受神經減壓手術。
腕隧道位於手腕的腹側,為一由骨骼及環腕韌帶所形成的隧道,其中有許多血管、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任何壓力的增加皆可能造成正中神經的壓迫,進而造成手部痲痛。
腕隧道症候包括的症狀有︰手的前三根半手指(大拇指,食指,中指,半邊無名指)痲痛,感覺變差、大拇指無力,手掌肌肉萎縮或握力減小。腕隧道症候群好發在某些必須重複使用腕部的職業人士如:運動員、常用電腦鍵盤人士,櫃檯人員、打字人員、油漆工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四分之一的懷孕婦女有輕重不等的腕隧道症候群現象,尤其以懷孕第三期最為常見,對於這問題,孕婦要減少鹽分的攝取。如果症狀不得舒緩,應該找醫師作詳細的手腕隧道的檢查或治療。
一般來說,初期的腕隧道症候群在接受物理治療(雷射、超音波、石蠟浴、電療)、手法治療(理筋手法)、配合肌內效貼布支撐腕隧道之後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一旦等到肌肉產生了萎縮現象再前來求診,即使開刀手術治療,療效也會大打折扣。
腕關節由八塊小骨組成,只要其中任一節骨錯位,便足以令手腕變得無力與不適、甚至造成功能障礙。腕骨錯位原因常見於創傷,以及長時間錯誤姿勢使用(勞損)有關。
關節由骨頭末端接合而成,關節面必須於正確的位置上運作,才能有效均勻分散壓力,帶出平順的動作。一但關節無法於正確位置上作動,周遭的韌帶與肌肉亦無法有效協調運作,將直接影響到肢體功能性。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經驗:明明覺得腕部不對勁,不管是運動的過程中或是單純轉動,會有一種無法形容『卡卡的』感覺;醫生也看了、X光也照了,都說沒有問題,但是確實影響著工作或運動場上的表現。
不小心摔倒而手掌撐地(創傷),是最常發生腕骨錯位的原因,嚴重的時候甚至造成骨折。而許多運動員(自行車、網球、排球、舉重選手等),因為必須經常使用到腕關節,亦相對增加腕骨錯位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許多工作也是好發腕骨錯位的族群,例如侍應生、空中服務員、消防員、護士、經常搬抬病人的護理人員、炒菜拿鍋鑊的廚師、美容師、髮型師、等等‥。
關節錯位必須經由豐富的臨床觸診經驗加以確認後,施予整復手法,大部份病人在腕骨復位後,腕痛便會立即消失,再加上中藥的敷貼有固定、消炎、止痛、加速復原的作用,後續治療則著重運用肌內效貼布,予以固定支撐,讓腕韌帶得到充分的休息與完整的修復。
常見的手指關節損傷(俗稱吃蘿蔔干),常合併關節囊扭傷、指關節錯位以及肌腱拉傷等複雜狀況;特定的情況下,亦有能合併骨膜發炎的現象。運動場上的指關節損傷,常見於球類運動,例如:排球攔網動作、籃球搶籃板..等。
關節囊扭傷
指關節囊的作用,在於將骨頭與關節固定於適當的位置上,並且分散吸收來自於外力的拉扯,當關節過度伸展下,關節囊無法承受猛烈的力量因而撕裂甚至造成發炎腫脹的情況即稱為扭傷。
指關節錯位
關節面必須於正確的位置上運作,才能有效均勻分散壓力,帶出平順的動作。一但關節無法於正確位置上作動,周遭的韌帶與肌肉亦無法有效協調運作,將直接影響到肢體功能性。關節錯位必須經由豐富的臨床觸診經驗加以確認後,施予整復手法,大部份病人在復位後,疼痛立即減輕。
肌腱拉傷
肌肉活動情況下,不正常的收縮往往導致肌腱受到拉扯受傷或甚至斷裂。
體外震波應用於治療指關節損傷
從事球類運動的朋友,經常會有指關節損傷(俗稱吃蘿蔔乾)的困擾,這種外力撞擊所導致的損傷,輕則肌腱拉傷、關節囊撕裂;重則關節脫臼、肌腱斷裂。少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一段時間後,仍然會抱怨關節卡卡的、壓痛、甚至慢性發炎、外觀腫脹等現象,此乃組織修復過程中,遺留下了沾黏以及骨膜異常增生的後遺症。臨床上,若採用超音波、鬆筋/骨節整復手法仍不見成效,可改採低能量體外震波介入治療,以期快速破除骨膜異常增生、鬆解疤痕組織、以及重啟修復機制的目的。
由於指關節周邊軟組織單薄,操作時應採低劑量以及斜向方式處理,避開質地較硬的骨頭、儘可能把能量導入到標的組織上面;治療剛開始時病患會感覺像是被橡皮筋彈到般的刺痛感,大約擊發100發之後不適感逐漸減緩,待療程結束即可感覺原本緊繃、卡卡的感覺明顯解除。
頭頸/胸腹部
運動場上激烈的肢體接觸,頭部遭受衝撞在所難免,輕微的話腫個小包冰敷一下就沒事,嚴重的話造成腦震盪或昏迷也不是不可能,以下針對頭部外傷簡單介紹
頭部外傷的界定標準:
l 嚴重頭部外傷 : GCS score 3-8 分。
l 中度頭部外傷 : GCS score 9-12 分。
l 輕度頭部外傷 : GCS score 13-15 分。
若受傷後意識清楚,屬於輕度頭部外傷,就因為如此,腦部的損傷情況往往被忽略,所以受傷後的觀察期(每4小時檢視1次,最少12小時)更顯重要。
輕度頭部外傷危險性判斷:
l 低危險性輕度頭部外傷: GCS score 15 分,病人沒有意識昏迷、失憶症、持續性嘔吐及頭痛等症狀。
l 危險性輕度頭部外傷: GCS score 15 分,病人觀察到以下任一症狀,包括意識喪失、失憶症、持續性嘔吐及廣泛性頭痛,若 X 光發現有骨折現象,病人必須改為高危險性輕度頭部外傷的分類,並進一步作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檢查。
l 險性輕度頭部外傷: GCS score 14 或 15 分,病人有顱骨骨折或有神經學缺失症狀。此外,有凝血機轉異常、有藥物或酒精的濫用,以前腦部開過刀、有癲癇病史、年紀超過 60 歲以上,不管臨床症狀如何皆屬高危險性輕度頭部外傷。
頭部外傷的急救處理與居家護理
l 如果只是淤血腫,則經過幾天後就會慢慢變小。而腦震盪的症狀可能只是一時性的,也可能持續幾個鐘頭而迅速恢復。此種情況,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用冰塊冷敷,約需持續一小時,但請隨時注意有無腦震盪的症狀。
l 如有噁心症狀時,在衝撞後6~8小時只給開水喝即可,在未經醫師准許之前,絕對不可給予任何藥物。同時每半小時觀察一次,夜晚時也要想辦法叫醒。當然,一發覺情況不妙時,如嘔吐一次以上、抽搐、頭暈持續不止、發燒、視力模糊或說話困難等,應立即送醫。
l 患者需安靜休養,環境避免吵雜,臥床休息以枕頭將頭部墊高。
l 回家後請按醫囑按時服用藥物,不可任意停用或自行添加藥物:尤其安眠藥、鎮定劑、麻醉藥一定需醫師同意才可服用。
l 不可喝酒、抽煙、進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蒜、薑、蔥等。
l 保持排便通暢,勿用力解大便,可多食蔬菜水果。
l 頭部受傷後,腦部有再出血、水腫和腦積水的可能,需隨時有人陪伴照顧並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運動場上頭部的撞擊,往往合併顏面挫傷的發生,除了腦部損傷,臉上的器官(眼、鼻、耳、口腔等)也很脆弱,受到衝撞很容易造成傷害,大多數的顏面傷害都不是非常嚴重,不過,對於眼睛、鼻子的處理應特別小心。一般來說,若有開放性傷口,必要的時候應就醫縫合;至於器官損傷,則必須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國內各大醫院急診室都可提供檢傷分類以及專科轉介的服務。
常見的傷害
有下列狀況應特別小心並立即就醫
頸椎是人的脊椎中最靈活的部位,使頭部可以上下、左右地自由活動,因此損傷發生的機會也較高。
頸椎急性錯位一般發生於突然扭轉或閃挫時,且往往合併軟組織受傷;慢性錯位(即落枕)則因為頸部肌肉過度疲勞、睡眠體位不正、睡覺的枕頭過高或過低所導致。頸椎錯位通常會覺得頸部有牽拉疼痛感,頭部向一側歪斜,不能自由活動,而受傷的一側頸部、肩部或肩胛處有明顯的壓痛點,肌肉緊張等症狀,嚴重的話亦可能合併手部麻痺,不能用力,或工作時容易疲勞,亦會感覺頭痛、眩暈等情況。一般的錯位如及時治療,以理筋手法鬆弛緊繃的筋肉,並用手法解決錯位問題,都能迅速痊癒。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容易患頸椎錯位,時常低頭伏案工作的白領人士、側頸夾著電話記事的電話接線生、揹一大袋信件的郵差等‥‥‥因他們的姿勢體位不正,故頸椎較容易錯位。平日宜多做頸部運動,工作 45 分鐘便起來活動一下;使用電腦者須注意檯、椅的高度,避免長期側頸的不正確姿勢,都有助減低頸椎錯位發生的機會。
落枕與一般頸部肌肉損傷的酸痛最大差異在於:肌肉損傷一般受到牽拉時,才會產生酸痛;而典型的落枕,不管頭頸部怎麼轉動,痛點都集中單側的某一特定部位。關節錯位必須經由豐富的臨床觸診經驗加以確認後,施予整復手法即可復原。
椎間盤位於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構造像一圓盤狀,中心部分則是像果凍的膠狀物,含有豐富的水分,周圍包圍著一層又一層的彈性纖維組織,目的在於吸收緩衝來自於身體的重量與壓力。其椎間盤髓核的水分會因年齡增長而減少,故彈性纖維組織會漸漸失去彈性,通常頸椎間盤突出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所引起。
頸部椎間盤突出可能引發所謂的頸部神經根壓迫症候群。頸神經根受到壓迫最常造成肩頸、手臂甚至手指的酸麻,且症狀有可能因為頭部/手臂擺放的位置不同而加劇或緩解,嚴重的話更可能造成無力或肌肉萎縮。臨床上患者通常好發於單側,少數患者也有可能兩側同時發生,診斷上除了必要的理學檢查外,X光以及核子醫學造影檢查的佐證亦相當重要。
治療原則
輕微的椎間盤突出藉由保守療法(物理治療的電熱療、牽引等)即可以有不錯的效果,某些特殊情況下,施予整椎手法,藉由快速的扭轉脊椎韌帶,可以迅速地把椎間盤推回去,迅速解除神經根受到壓迫的症狀。若長期伴隨劇烈疼痛,甚至引發肌肉萎縮無力,則必須進一步評估外科手術的必要性。
脊椎骨折的發生有可能是單純性骨折、移位,但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脊髓損傷,傷害程度不同應有不同的處理原則。運動場上的頸椎骨折常起因於激烈的頭頸部碰撞,或發生在高處跌落、頭部著地的情況。
急救措施
l 由於受傷者受力點多在頭頂部,有時患者可有昏迷。現場應首先考慮有無腦部及其他重要臟器的傷害。
l 如果骨折時病人的意識已經喪失,最基本的緊急處理是保證呼吸道暢通(此時千萬不要讓頭扭動,只讓頦部向前伸即可)。若沒有呼吸,應進行人工呼吸。
l 當搬運頸骨折(或高位胸椎骨折)病人時,要用門板或梯子作擔架。千萬不要讓頸部活動,把毛巾、毛毯等放到頭周圍,用磚、石頭等把頭固定,避免晃動。
注意事項
l 如果在骨折當時已把神經切斷,那是毫無辦法的。但是如果由於粗暴的搬動而切斷了神經,那就太遺憾了。搬運時最好請專家處理為好。
l 假如發生頸椎骨折時,周圍沒有人,這時應保溫的前提下,耐心等待來人。要注意,這種骨折只要動一動就可能致命。因為頸骨骨折也就是頸部脊椎骨的骨折,在脊椎骨中央有神經通過,這些神經像電纜一樣能把大腦的命令傳達到全身,又能把身體的感覺傳向大腦。如果骨折切斷或壓迫脊椎骨中的神經,頸以下就會完全麻痹,有時會使呼吸停止。
人體的肋骨共有十二對,左右對稱,其功能在於保護胸腔內部的肺臟、心臟等器官。肋骨骨折最常發生在第五到第九根,第一、二根肋骨因受肩膀保護,不易骨折;第十一、十二根肋骨因透過軟骨連在胸骨上,活動性較大,不易骨折。
肋骨骨折常見於需要大量肢體接觸的運動,其中又以被手肘強烈撞擊所導致居多;例如:籃球、橄欖球等。單純的閉合性肋骨骨折,治療原則是止痛、固定、防治併發症;若骨折刺入到肺臟導致氣胸或血胸,則會危害到生命,需要立即的醫療照護。
一般肋骨骨折的典型症狀為:深呼吸胸痛,手臂舉高過肩胸部悶痛,骨折部位壓痛且有不穩定現象。血胸或氣胸可以聽診做為初步判斷。
處理原則
l 肋骨骨折通常伴肺臟挫傷,故首先需注意有無血氣胸和呼吸困難的症狀,一般肋骨骨折用寬布纏繞胸部,限制其呼吸運動,將斷肋固定後送醫。
l 開放性肋骨骨折的處理:開放性骨折傷口處,以生理食鹽水沖洗患部後,以消毒紗布覆蓋好後再用夾板固定後立即送醫,切忌將外露的骨頭推進傷口。
l 多處骨折導致槤枷胸:呼氣時胸部會膨脹,吸氣時胸部會凹陷,跟人體的生理作用相反而影響到肺臟的運作,應用厚層敷料墊置於骨折區域,外用寬膠布固定,然後胸帶加壓包紮維持正常呼吸以免危及生命。
腹肌包含腹直肌、腹內外斜肌、以及腹橫肌,提供人體腹部臟器的支撐以及姿勢的維持;在正常的情況下,腹肌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在某些激烈的運動時,卻也可能因為負荷過大的壓力而損傷。
腹肌拉傷常見於舉重、投擲、體操、划船、摔跤和撐竿跳運動選手,這些運動必須藉由腹肌的強力收縮,來提供身體協調能力及穩定度,當肌肉活動的同時,因為柔軟度不足(未充分熱身伸展)、不正常的收縮、或協調性不良,很容易導致肌纖維受到拉扯受傷或甚至斷裂。
胸背部突然遭受外力撞擊,除了肋間肌肉的挫傷/拉傷之外,最常見的莫過於胸肋關節Sternocostal Joint 以及肋橫突關節Costotransverse joints錯位兩種情況了(見圖)。
l 胸肋關節位於前胸部位,由關節軟骨所組成,外層包覆有關節韌帶;錯位的主要症狀為胸悶、呼吸不順暢;
l 肋橫突關節位於上背部,發生錯位時除了胸部悶痛之外,亦經常合併兩側肩胛間的疼痛。
胸廓關節錯位,必須經過完整的評估,排除骨折的可能性之後,施予手法復位即可迅速有效改善症狀。
女性的乳房由絕大多數的脂肪組織以及肌肉所組成,這些位於深層肌肉並無法提供乳房足夠的支撐;乳房裡頭有很多韌帶(Cooper's ligaments),,可以作為皮膚和胸大肌筋膜基的維繫,但卻不夠強壯。乳房的重量在激烈的運動過程中帶來拉扯,許多女性朋友並沒有意識到這會導致支撐韌帶逐漸鬆弛;除此之外,乳頭重覆性摩擦衣料所帶來的疼痛,也困擾著許多女性運動員。
解決女性乳房因運動而損傷唯一方法,就是必須選擇適當的運動胸罩,這樣的胸罩在運動時必須提供乳房適當的支撐,質料必須可以減少與皮膚的摩擦。此外,正確姿勢的維持與胸部深層肌肉的強化也很重要。